依托优势 搭建平台 探索高校科协科普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9-04-02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在湖北省、武汉市科协的指导下,依托学校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围绕“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责定位,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主线,以推进科普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开展科普品牌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校科协桥梁和纽带作用,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在高校科协科普实体化运行新机制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一、强化组织建设,搭建高校科协科普工作实体平台

校科协将落实科普实体化工作平台、聘任专职科普工作人员等工作纳入协会工作重点,努力寻求契机与突破,全力开展科普实体化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2017年12月,学校汇聚校内、校外地质科普优势资源,将地球科学领域的科普基础理论研究、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实践创新三个板块内容进行融合,依托校科协跨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优势,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实体性科普研究机构--地球科学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与校科协合署办公,校科协秘书长兼任中心主任,增设科普工作办公室职能科室行政人员,负责全校科协组织建设、科普管理等工作。中心定位为地球科学领域在高校科普事业改革发展实验区,旨在通过机制创新,以解决地球科学领域科普创作人员不足为问题导向,建成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综合研究基地。

地学科普中心机构组建一年来,不断探索建立有效的科普工作机制,制定科普中心架构和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机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项科普工作,努力形成中长期工作格局。为加强地学科普中心建设,地学科普中心申报了中国科协2018-2020年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项目,获批40万元资助,为今后两年地学科普中心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地学科普中心的成立与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校科协的影响力,并探索出了一条以高校科协为依托、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实体化运行的新路径。

二、发挥智库力量,激发高校师资与大学生科普活力

校科协重视科普师资力量与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动员机制建设,认真开展我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全校范围开展科普专家库建设调研,调查显示85.9%的老师从事过科普作品创作和实践工作,92.2%的科研人员志愿加入我校科普专家库。地学科普中心整合学校各学科领域、各学会的科普传播专家队伍,形成多学科、多年龄层次的学校科普创作与实践师资梯队,为我校科普创作选题、与组织策划工作提供了人才与创作素材支撑。通过专家定选题、组队伍、做项目,激励引领科技工作者与大学生志愿者热爱科普、支持科普、奉献科普,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工作者与大学生志愿群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科协起草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普基金管理办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普激励政策》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科普经费的申请、审批、管理程序,激发在校师生开展科普创作与研究热情,为学校制定教师发展与职称评聘政策提供参考。

为充分发挥地球科学学科优势,培养新时期科普人才,校科协联合中国科普研究所,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增设“科普传播”硕士研究方向,于2019年正式招生,每年招收10名左右科普硕士。导师由我校与中国科普研究所选拔的长期从事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研究与创作的专家、学者担任。“科普传播”硕士研究方向的创建,将为祖国培养一批批具有地球科学知识背景的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填补我国科普专才缺口,为科普场馆、科普创作与传播、科普产业经营、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向输送人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校科协组织动员我校教师开展学科领域的科普研究与创作,近两年学校教师累计编著出版科普丛书30余部,其中《地学真好玩儿》、《青少年科普系列丛书》、《地质探秘神农架》、《神农架地质旅游指南》、《恩施大峡谷的故事》5本图书入选自然资源部2018年优秀科普图书名单(总38本);《地学真好玩儿》、《青少年科普实践系列丛书》、《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系列丛书》3种图书入选湖北省科技厅公布的2018年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我校出版的《南极科学考察科普系列丛书(3册)》入选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类图书,获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三、打造科普品牌,促进学科特色与科普文化的融合

校科协着力打造《大地之光》等品牌化、普适化校园科普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我校学科、学术资源优势,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创作培训、科普赛事、科普体验、科普博览、科普长廊、话剧、故事、视频、图文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邀请院士以及权威科学专家共同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传播地学知识,弘扬地学文化,激活馆藏资源,讲好地球故事,营造学校科普文化氛围,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科普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实践创新等方面,校科协以提升大学生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开展系列科普创作能力培训与实践赛事。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共同承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创项目。对1500余名在校生开展初级培训,遴选90名学生开展高级班培训,线上线下开展创作交流。通过培训,我校学员共创作科普作品19篇,3项入选年度55篇优秀科普作品,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省高校大学生举办首届湖北省高校科普创作大赛,聘请殷鸿福、金振民、周忠和、龚健雅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科学顾问,指导在校大学生开展主题科普创作竞赛。我校暑期开展2018年三大实习基地地球科学主题科普活动,激发2000余名实习学生开展科普创作的热情,鼓励学生在日常实习实践中挖掘地学科普知识素材,开展地球科学领域的科普创作。协同湖北省古生物学会等单位面向全国高校学子及化石爱好者举办了两届“全国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识竞赛”,近千名选手参加比赛,最小参赛选手仅6岁。通过开展系列创作培训和实践赛事,挖掘了湖北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搭建了湖北高校科协科普协同创新交流平台,培育、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普创作热情,全面提升科普创作能力与水平,探索新时代谱写湖北高校科普新篇章的新思路、新路径。

精心策划高校科学营,彰显地球科学特色科普。校科协已连续七年承担了中国科协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营活动组织任务。校科协始终以传播地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为己任,以构建立体化的地质特色科普体系为目标,激发青少年们地学兴趣为重心,通过新颖独特的活动策划和组织形式,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据统计,地大分营累计接纳全国各省市高中1300名高中生,举办35场专家报告、 70个主题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开展42场交流。活动涉及全校近二十个学院与职能部门,1400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工作全方位调动了我校教育资源与科普力量,切实加强了科协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衔接,实现了高校教育科技资源的科普化转变,不断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高校科普实力。

校科协紧紧围绕科普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工作的网络平台、阵地作用。2018年7月,校科协联合“青科协”、第四纪地貌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科协)联合推出 “寒武纪541”微信公众号科普信息传播平台,校科协负责整体统筹、“青科协”负责学术把关、科普团队负责运营,邀请校内专家、科研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撰写科普小短文,组织团队及时开展地球科学领域顶尖论文的科普语言转化,定期推送地球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成果、科普信息。上线半年来,共推送科普短文75篇,总阅读量7472人次,关注度持续上升。定期在我校内网发布《科普简报》,为全校科普研究、创作、实践成果提供展示空间。

四、加强联系积极探索,提升高校科协社会服务能力

校科协认真完成省科协、市科协安排布置的相关科普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科协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在全国科普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科技周、防灾减灾日、世界海洋日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积极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主题演讲、知识宣讲、矿石与化石主题展览、科普图书发布与发放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开放逸夫博物馆主题科普体验馆、举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科普展、秭归实习基地主题开放日,传播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展示重大地学科研成果,努力提升公众的地球科学知识素养,科普知识惠及群众上万人。

校科协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协密切联系开展高校科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自身为点、全方位联系各高校科协、学会,提供平台和服务,为全省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服务湖北省高校科协组织建设方面,校科协积极参与湖北省科协组织的各项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高校科普工作。在省科协的领导和指导下,湖北省高校科协研究会和江苏省高校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起的“江苏—湖北高校科协建设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彰显了学校的影响力,使我省高校科协工作在全国高校科协组织工作中处于领先位置。校科协工作人员长期承担《大学科普》(重庆大学)稿件审稿及编辑工作,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二十余所全国知名高校科协在高校科普实践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7年,为全面落实《湖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使高校科协的工作更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需要,校科协联合五家在汉高校科协联合发起成立了武汉市高校科协联盟。2018年,完成湖北省高等院校科协工作研究会换届工作,我校科协担任理事长单位。为搭建研学公益性服务平台,集聚资源、开发课程、培育人才,校科协与24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入选理事单位。为搭建高中高校科教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湖北省新高考改革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校科协与湖北省校外教育研究会联合省内十七个高校、高中、教育主管部门召开了湖北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科教联盟筹备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