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典型】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天门科技工作者、天门一医护士长陈凡的战地故事

蓝色的口罩上,她晶莹的眸子,透过护目镜,永不疲惫地守望着那方神秘的港湾……

身材高挑,文雅秀气,为人亲和。她叫陈凡,天门一医急诊科护士长,天门唯一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但“凡”而不凡,她的战地故事,令人动容。

战地故事一  一个班次下来,嗓子哑了,护目镜花了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天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打响。

第一天,人们在天门一医发热门诊排成了长长的“龙”。陈凡忙碌得像旋转的“陀螺”,那沉重闷热的防护面具不一会儿就被呼出的气体浸湿,眼部周围也慢慢变得模糊不清。由于带着防护口罩,跟患者说话的声音需要比平时大,以免患者听不清,一个班次下来,嗓子哑了,护目镜花了。

深夜,累得快要散架的陈凡到临时的简易宿舍去休憩,她脱掉防护服,摘去口罩,发现自己的鼻梁上、脸上、额头上全是压红、勒痕和汗水。望着窗外路灯下寂静的街道,她一脸坚毅:“我一定要做那个最努力的自己!”“我们站在离生死一线之隔的地方,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与死神抢夺病人生的希望!”

大年三十那天,一位年轻小伙发烧前来就诊,天气特别冷,小伙子情绪急躁,不停搓着手问:“还要多久才到我?”陈凡安抚他耐心等待,见他很冷,便引导他到候诊棚里找个暖和的地方坐下来:“这里暖和一点,你在这坐会,等会排到你了,我来喊你。”通过检查,他排除了新冠肺炎。陈凡向他讲解了居家注意事项,走到门口时,小伙转头说了一句:“你们太不容易了,祝你们新年快乐,你们辛苦了!”

战地故事二  采集咽拭子忙到凌晨3点

“别紧张,把头抬一下,嘴巴张一下,发啊的声音,很快的。”这是陈凡采集咽拭子的场景。她不厌其烦地为需要采集咽拭子的人员解释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调配合技巧。遇到特别敏感的患者,不但要求快、准、狠,更要沉着冷静。她耐心引导,力求每一个标本采集合格。

2月5日,陈凡临危受命负责全院咽拭子采集工作。

要知道,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直接影响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每一个采集对象,尤其是插管带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必须与患者保持面对面近距离,才能准确采集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采集流程看上去简单,但具体操作起来,需要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和应对策略,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取样棉棒直接探入咽部,这个动作极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继而干呕、咳嗽、甚至呕吐,由此产生的大量飞沫、污物会直接喷溅到工作人员的护目镜或者身体上,短短二十几秒的操作,即便是全副武装,也是处处充满风险。

2月8日,医院由9名护士组成的咽拭子采集小组正式成立,不仅要完成病房住院患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同时要完成院外隔离点患者的采样工作。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暴露风险?陈凡对采集技巧和注意事项反复培训,强调各种防护细节。

2月9日晚上8点半,接到医院指挥部通知:对华泰酒店257名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面对未知的病毒、未知的艰险,陈凡和她的姐妹们逆行而上。

那一晚,一采就到凌晨3点……她们厚厚的防护服湿了、口罩里的汽水也顺着下颌滴下来、眼罩里全是雾水。队员陈沙沙坚持不住晕倒了,杨倩也因缺氧严重呕吐,其他6名队员也因晕车严重,返程后全都颤颤巍巍,站不住了。见此,陈凡禁不住哽咽起来,她心疼她的姐妹们!

2月15日,天门下起了第一场鹅毛大雪。当天下午四点,陈凡接到任务,需到20家酒店隔离点完成近500人的采样。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她们兵分两路踩着厚厚的雪地赶到每个采集点:核对、上楼、敲门、解释、指导、采集,忙完已是深夜零点。

为避免饱腹感导致晕车,陈凡和队员们都不敢多喝水,中午也只吃一点点饼干充饥。穿着一身不透气装备,在负压车内,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伴随着阵阵的头晕、呕吐感,加上腰部疼痛,整个人都差点虚脱。

晚上,陈凡给5岁的儿子打电话,她说:“孩子,往常妈妈怕长胖,对饮食很克制,还常跟你开玩笑说我不要当胖墩妈妈。但是你知道吗?现在妈妈能够吃上的每一顿饭,都会努力多吃点,因为只有充足的营养才能有足够的力气去打怪兽,才能像你心中的奥特曼一样强大,一样战无不胜!”

战地故事三  抬着30多斤重的消毒液开展硬核消杀

3月8日,门诊楼逐步清空,立即开启“打扫战场”的终末消毒关键环节,准备“复工”。

陈凡带队承担了整栋楼的终末消毒。她和同事抬着30多斤重的消毒液,对每个区域、每个角落挨个“高密度”喷雾消毒,“连轴转”成为常态。

每天深夜回到休息点时,腰伸不起来了,脚肿得不能穿鞋子,只能瘫坐在椅子上。但她从不叫苦喊累,翌日又精神饱满地披挂上阵。

3月30日,市疾控中心传来消毒监测全部合格的好消息,陈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陈凡给儿子发微信语音:孩子,其实妈妈也很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你们。可是,当妈妈身披一袭白衣,就只为让千千万万像你这样可爱的孩子能够开心玩耍、安然入睡,你说妈妈又怎能退缩呢!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copyright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05063号-3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邮编:430071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