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春:未来的农业发展必须提高生产效率
在主题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做好科研工作”的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湖北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轮值主席陈焕春指出,我国农业要持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应当坚持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理念。他进一步解释道,通过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的创造,推动创办高新企业、形成新兴产业及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中国富强梦需要通过人才、科技、产业的创新来实现。”陈焕春表示,要实现富强,一是人才立国,注重精英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把人口大国转变成人才大国,将人口红利转变成人才红利;二是科技强国,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从国家需求和解决行业问题出发,去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产业兴国,解决我国产业面临的科技创新与产品质量问题,努力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未来的农业发展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动物农业占农牧产业的比例。陈焕春强调,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经济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要破解难题,关键要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针对这三大难题,他提出六个方面的创新建议。一是农业生物种业科技创新,生产性能高、风味好、抗病力强、环境友好、繁殖力强的品种,做好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种业品种改良;二是饲料与肥料资源科技创新,加大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大力开展生物肥料的科技创新,发展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解决饲料与肥料短缺问题;三是动植物病、虫、草害防控科技创新,要形成疾病防控系统工程,要持续创新农、兽药;四是农业机械与智慧农业创新,研制出高水平的农业机械设备,再加上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水平的农业机械与信息化的结合,以达到智慧农业的水平;五是食品加工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加工业研发水平,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技术;六是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增加资源利用。
王金南: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治理“长江病”
“长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对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平衡、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与展望》主旨报告。
长江流域生态地位十分突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长江病了,而且还不轻。”王金南表示,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系统治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制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目前,长江保护修复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流域整体性保护不足,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加剧。生态系统破碎化的加剧,导致大量生态空间被挤占;自然岸线的过度开发,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水生珍稀濒危物种的受威胁程度明显上升;‘老三湖’蓝藻水华问题未能达到根本解决。二是污染物排放量大,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仍未得到有效化解。”王金南院士介绍了长江保护修复面临的三大问题,指出要精准把握长江中长期保护修复路线图,以“五统筹五加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统筹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力;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三是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水环境质量改善与风险健康管控,加强流域和重点部位风险防范;统筹法律、行政、公众、市场等手段综合运用,加强经济手段运用。
郭生练: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水利现代化
武汉大学教授,挪威工程院外籍院士,湖北省科协名誉主席郭生练在《湖北现代水利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研究》主题报告中,从湖北水利现状与水安全评估、湖北水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湖北现代水网规划与工程措施、清江梯级水库洪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汉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联合调控五个方面介绍。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水是湖北最大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同时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治水兴水历来是湖北人民繁衍生存和繁荣发展的第一要务。”郭生练以此引出主题并结合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河湖健康水平、水治理能力等方面表示,湖北省水安全保障水平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但受气候变化复杂、地形地貌差异大、水资源时空不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省情影响,部分流域和区域在防洪排涝、供水抗旱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总体趋势稳中向好,但与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盼尚存差距;水利改革创新取得一定进展,但还需提速加力实现新突破。
针对目前湖北省水利现代化水平与新发展阶段的需求不相适应,骨干网络尚未形成,难以支撑四化统筹发展,长江汉江部分河道水位下降影响将成为常态,对湖北供水影响长远等问题和不足,郭生练介绍了湖北现代水网规划与工程措施。
“水网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规律基础上,以重要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水流综合调配网络。”郭生练表示,湖北水网一方面是充分对接国家骨干水网,力争将湖北打造成“国家优质水缸”,长江中游安全的洪水走廊和长江大保护下的中国“生态绿心”,筑牢“长江之腰”。另一方面,将湖北建成省级现代水网和幸福河湖建设的样本区,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推动长江大保护、实现绿色崛起的先行区。同时,指导市县水网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湖北水利现代化。
最后,郭生练结合清江梯级水库洪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汉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联合调控的实例建议,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高度关注汉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并建议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解决武汉市优质饮用水问题。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郑莉莉 任文 盛甜
摄影:刘炼
编辑: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