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4-05-31
桥梁博物馆位于新中国桥梁科技发源地武汉,是国内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自2019年5月18日开馆以来,以建设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教育阵地为主旨,展现一代代桥梁科学家自强不息、实干兴邦的民族精神和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桥梁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站在国家和行业的高度,将桥梁科技发展放在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世界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去展示、去呈现,以“天堑变通途——古今中外话桥梁”为主题,由3000平方米室内馆及20,000平方米室外桥梁主题公园组成。2023年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室内馆由序厅、中国古代桥梁、中国近现代桥梁、世界桥梁博览、桥梁科技发展、桥梁文化展示、建桥国家队的光辉历程、互动体验等部分组成。馆内收藏有珍贵文物、藏品2024件(套)。在空间布局上,以大桥钢梁、管柱等具有空间感的实物藏品为载体,设计行走其间、身临其境的交互叙事体系,创造出体验感十足的物理沉浸空间;在展陈方式上,引入5D电影、全景电影、VR体验、全息投影、与大桥合影电子签名留言等展陈新技术,为观众提供视、听、触多感官的立体化体验感受,通过沉浸式体验,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室外主题公园由桥梁名人雕塑、岩芯、老装备及艺术装置等组成,延伸室内展馆内容,与室内馆相得益彰。
桥梁博物馆科学家雕塑
坚持讲好桥梁科学家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新中国桥梁科技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习近平等的亲切关怀,在桥梁博物馆内珍藏着他们曾经亲临建桥现场所留下的珍贵墨宝、影像、书籍等资料,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参观的同时,充分激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讲好建桥报国故事,一代代桥梁科技者始终不忘初心,以引领中国桥梁发展为己任,走过了一条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光辉历程,用建设者自强不息、实干兴邦的民族精神和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触动心灵、激发共鸣,赓续建桥报国精神,传播桥梁文化。利用全国科普周、科普日等,定期开展“桥梁大讲堂”等科普品牌活动,邀请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院士、大师、教授级高工等为桥梁博物馆志愿者、社会公众进行科普讲座,搭建院士、大师、专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与湖北省科协共同组织“荆楚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同时,依托中铁大桥局官方公众号、抖音号及桥梁博物馆自身公众号,主动运用新媒体手段打破观展空间局限,打造云展览、云直播等多种观展形式,让“桥音”远播;组建科普教育“三支队伍”,人数共达200多人,一是以院士、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桥史专家等为主要成员的桥梁科普专家团队,二是以桥梁行业工作者及少先队志愿者(红领巾讲解员)为主的科普教育志愿者队伍,三是专职科普工作者,全面推动科学家精神科普教育工作。
国家领导人留下的珍贵墨宝
坚持以育人为本,不断引导激励青少年讲好科学家爱国创新的奋斗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深厚氛围。坚持开展“桥博+党建”、“四史”实践教育进桥博、“了不起的桥梁工程师”等品牌活动;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层”活动,加强馆校合作,充分做到展教结合。
通过这些活动,树立起公众爱国、创新、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为擦亮 “中国桥梁”国家名片,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了力量。
基地地址:武汉市汉阳四新大道6号中铁大桥局桥梁科技大厦一层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09:00---12:00 (11:30停止入馆)
下午14:00---17:00 (16:30停止入馆)
法定节假日开馆信息详见武汉桥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公告
联系方式:电话18971002556,电子邮箱qlbwg2019@163.com
微信公众号:武汉桥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