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驰骋:从“外行小白”成长为“名家大咖”

发布日期:2024-02-18  来源:湖北省科协调宣部 武汉科技报  


从“外行小白”成长为“名家大咖”——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光物理应用基础实验室主任车驰骋

1708219085827027080.jpg

高精度惯性器件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心脏”,更被誉为精确制导系统皇冠上的“明珠”,其制造工艺能力考量着科技实力,也是国防力量的体现。

潜心十多年,他一心一意只为成功摘得这颗“明珠”。他就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光物理应用基础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车驰骋。

1708219106648092771.jpg

填补中国船舶集团在一项领域的空白

2002年,车驰骋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光学室毕业,主要从事高分辨率空间光学系统研发,期间完成了博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成就心中的国防梦,2009年,他毅然进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入所三年后,他又从自己熟悉的成像光学系统研发领域,转到高精度惯性器件的研发中。

“对我而言,在光学惯性器件领域就是彻彻底底的‘小白’。一切从零开始,单位就是我的家,不破楼兰终不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此说到,眼中充满光芒。

实验室的研发工作是极其枯燥的,办公室的“冷”板凳,成了车驰骋每晚休息的“床”。他纵横在一本本厚厚的论文和科技书籍中,埋头在超净间和实验室科研生产第一线演算试验数据里,日以继夜的工作,只为了追逐那个心中的梦想。

岁月不负有心人,他和项目团队一起完成了多型高精度惯性器件的研制和生产线的建设,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领团队进一步开拓高精度惯性产品型谱,形成了多种型号产品;与团队一起开发形成了系列轻小型惯导设备,各项指标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无人机、高铁等领域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和项目团队一起完成了高精度惯性器件的研制和生产线的建设,结合生产线的运行,建立起器件批产质量控制体系,使七一七所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多型号高精度惯性器件批量生产能力,填补了中国船舶集团在高精度惯性器件领域研发生产的空白。

1708219126402055258.jpg

闯“关”挑战300多项工艺流程

“做就要做到最好!”研制阶段的誓言还音犹在耳。高精度惯性器件涉及300多项工艺流程,在一点一滴的细节追求中,成就最优精度,车驰骋十多年坚持一丝不苟的态度闯“关”挑战。

器件设计、关键工艺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和生产线建设等方面,他们争分夺秒。为确保工期,经常通宵达旦和节假日的实验室内,总有车驰骋和项目团队的身影。

研制初期,车驰骋便遇到了“绊脚石”——光胶,玻璃间的分子键合,其对工艺操作的严苛需求是“拦路虎”。为了研究满足性能要求的光胶工艺,车驰骋跑到光学加工现场找做过光胶的老师傅学习,从卷棉花球、擦拭玻璃开始练习,直到光胶效果甚至比老师傅做的更好,随后将这种复杂的工艺操作结合相关的理论,编写成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工艺技术文稿。

“那一段时期,睁开眼是光胶,闭上眼是光胶,睡着了梦到的还是光胶,我经常跟我女儿开玩笑说,我就是一个天天研究怎么擦玻璃的研究生。”车驰骋笑着回忆道。

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车驰骋又发现市面出售的化学溶剂用来处理零件表面时会有杂质污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有更高质量的溶剂。为此,他决定把溶剂蒸馏提纯。当时通风橱还没采购回来,但为了不影响项目研发进度,他已然顾不上化学溶剂对人体的危害,戴上几层口罩就开展溶剂的提纯,难受时也只是在实验室的椅子上小憩一会。据车驰骋同事介绍,当时头晕、头疼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笃行不怠是状态。就是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让车驰骋为后续的试验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十年磨一剑”,如今,惯性器件生产线已成为七一七所的一张耀眼的名片,每天都是一幅井然有序、充满活力而且忙碌的景象,各类加工测试设备、穿着整洁工作服和洁净服的人员,就如同交响乐一般,丝滑、无间的顺利运转配合着,源源不断地为国防需求制造高质量的陀螺器件产品。

“中国从来不缺埋头肯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和舍家为国的人,他们都是中国未来的脊梁。”车驰骋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必须有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用实际行动书写个人担当,不断前行在通往科学技术高峰的路途上,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以此来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