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黄旭华院士:深潜人生里的科普情怀

发布日期:2025-03-13  来源:武汉科技报  


640.webp (17).png

痛别!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在我一生中,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在武汉,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武汉科研条件好,工业生产体系也比较完备。”黄院士与武汉有着深刻的缘分与情感,自1976年起,这位“武汉功勋市民”、第六届武汉市道德模范便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工作至今。

多年以来,黄院士一方面将毕生所学投入中国核潜艇科研中,另一方面他还热心科普教育,通过亲身参与和资金支持,积极推动武汉地区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做出重要贡献。

主动捐赠100万 带动更多人投身科普事业

黄旭华院士曾任武汉市科协第三、四届委员,武汉市科协的荣誉委员。作为委员,他积极参与武汉市科协的各项活动,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2021年7月,武汉市科协、武汉科技馆和武汉市慈善总会共同发起成立了“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举行,该基金为国内首个专项科普发展公募公益基金。黄旭华院士现场为该基金捐赠100万元支持科普公益事业,这笔捐款也是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后接收的首笔捐款。

“这次捐赠活动,是黄院士主动提议的,他真诚地希望年轻人学好科技知识,报效祖国。”据相关工作人员回忆,当天的捐赠活动现场,黄院士难掩激动心情,签署捐赠协议的手都有些轻微抖动。

捐赠活动后,黄院士多次关心科普工作推动情况,并表示,自主创新是我们国家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赠,让更多人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工作人员回忆,黄院士曾说:“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我要做年轻科研人员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我希望我的捐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人关注、加入科普工作中来。”

同年9月,黄旭华院士再次伸出援手,向武昌区科协捐赠50万元助力科普事业发展。这笔善款旨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有机会亲近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独特魅力。

据武汉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黄旭华院士带动下,许多关心武汉科普事业发展的社会公益组织和热心人士也纷纷向“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进行了捐赠。目前,该基金主要用于武汉科技馆里“科学实验秀”“科学汇演”“科普活动网络直播”以及“荆楚科普大讲堂-走进武汉科技馆”“科技馆部分展品改造”等项目。未来,“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将继续致力于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助力我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弘扬科学家精神 勉励青少年成为社会栋梁

多年以来,黄旭华院士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还身体力行参与科普活动——他多次不辞辛劳,深入到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中小学,作科普报告,宣讲科学家精神。

各种宣讲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中,他始终精神抖擞、面带微笑。即使需要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他也挺直脊背、目光炯炯。做科普时,他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核潜艇的基本原理讲起,如核反应堆如何提供动力,水滴线型的艇体设计如何减少水下阻力,再到核潜艇在国家安全和战略防御中的重要作用等。他的讲解生动形象,常常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道理,让原本高深莫测的知识变得易懂易学。

而说到对科普的情怀,他不得不提黄院士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深厚缘分。他的女儿、外孙都是中山路小学的毕业生。2019年,黄院士曾先后两次和中山路小学少先队员进行面对面交流,黄旭华院士耐心地解答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甚至亲手拿起一些简单的教具,为孩子们演示核潜艇的原理。

中山路小学教师张帆深情回忆了孩子们与黄旭华见面时的互动场景——有一次孩子们问黄爷爷,他们在荒岛上想不想家?黄爷爷回答孩子们,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男儿,谁不想家呢?但为了国家强大,只有舍弃小家,别无选择。黄爷爷还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这句话激励了中山路小学的无数学子。

2022年,中山路小学还特别成立了以黄旭华院士命名的“科技教育中心”,勉励青少年爱党爱国、学好本领、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心成立后,一项名为“黄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心里话征集活动,吸引着中山路小学的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其中,有孩子这样写道:敬爱的黄爷爷,现在我们能够安享和平,都是因为有像您一样“赫赫无名”的奉献者,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虽然您不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您一直默默为国努力。我要向您学习,以您为榜样,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此外,黄院士还积极利用各种科普平台和媒体,将核潜艇知识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他的科普文章散见于各大科技杂志和网络平台,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普事业的执着。他还参与了一些科普纪录片的制作,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核潜艇的研制历程和背后故事。

“科普就像点燃火种,我们要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播下科学的火种,让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熊熊燃烧,照亮他们探索科学的道路。”黄旭华院士曾如此表示,在他看来,科普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人们心中培育科学精神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