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科普 让抗战记忆照亮未来

发布日期:2025-09-08  来源:中山舰旅游管理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科普月“科技改变未来,创新赢得未来”主题深度融合之际,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联合湖北日报、湖北文物创新推出“云探中山舰,重温武汉抗战烽火岁月”线上直播科普活动,以数字科技为笔,让“一代名舰”的红色记忆在云端焕发新活力。

此次线上直播是科普工作打破时空壁垒的创新实践。不同于传统线下参观,活动借助镜头特写、实时讲解等数字技术,将中山舰的历史细节清晰呈现在网友眼前——从舰体右舷因炮弹冲击波撕开的十字型致命豁口,到舰艏甲板见证舰长萨师俊壮烈殉国的弹洞,每一处抗战伤痕都通过屏幕“触手可及”。直播过程中,网友无需抵达现场,即可跟随讲解员谢子怡、杨志颉的脚步“沉浸式”探秘,直播间内提问互动不断,累计观看量与讨论量持续攀升,充分展现了创新科普形式对公众的强大吸引力。

科技工作者与科普志愿者是此次活动的核心力量。讲解员谢子怡、杨志颉凭借扎实的历史知识与专业的科普素养,将中山舰的过往娓娓道来:从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订购时的“永丰舰”,到1922年见证孙中山“广州蒙难”平叛、1925年更名“中山舰”的历史转折,再到1938年10月24日在长江金口水域遭日机轰炸沉没、1997年按“整旧如旧”原则修复的历程,尤其是对萨师俊重伤指挥、与25名将士殉国,后于2014年列入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事迹讲解,既传递了历史真相,更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展现了科普工作者以科技为桥、传承红色文化的风采。

公众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与精神力量。许多网友表示,通过线上直播不仅详细了解了中山舰的抗战故事,更直观感受到科技对科普的赋能——以往难以近距离观察的文物细节,借助镜头得以清晰呈现;原本抽象的历史场景,通过讲解员结合实物的解读变得生动可感。这种创新科普形式,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铭记历史,更深刻理解“科技改变未来,创新赢得未来”的意义:如今每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日)的防空警报是对历史的铭记,而线上直播等科普创新举措,则是以科技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公众以创新精神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