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协、教育局、生态环境局、文明办、团委:
根据《中国科协 教育部 生态环境部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25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科协发青字〔2025〕17号)的文件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文明办、共青团湖北省委2025年继续联合组织开展湖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以自愿为原则,通过校内外教育结合的方式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健康、低碳、节约的生活习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根据学生兴趣和各地实际情况,围绕“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创新创意”四个领域22个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其中“人机共智”“活力青春 健康护航”为年度重点主题活动。活动总体安排如下:
(一)组建学生科技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参照活动指南进行学习;
(二)在学校和校外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收集数据资料,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活动网站提交科技小组实践成果报告;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成果交流活动,开展面向社区的宣传活动,总结活动成效。
三、参与方式
实施单位(中小学校、科技场馆等校外教育机构)通过活动官网(www.scienceday.org.cn)注册报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表现推荐优秀科学实践活动小组。全国主办单位将重点为农村地区学生提供辅助活动开展的资源包。22个活动主题相关资源(电子版活动指南)、教师交流培训等活动信息见官网。
四、实施步骤
6—7月,各级组织机构进行活动宣传动员和教师培训,组织动员有关单位注册参与;全国主办单位为注册的乡村学校提供资源包。
6—11月,组织学生自选活动主题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交流展示活动。省级组织单位开展线上教师培训,指导学校组织开展活动。
12月30日前,学生小组、辅导教师提交活动报告,学校开展活动总结和评价推荐工作。
2026年1—3月,省级主办单位根据网上参与活动的数据,各地活动实施情况遴选出优秀活动案例推荐到全国;全国主办单位在各级推荐的基础上遴选优秀活动案例,通过活动网站等平台展示。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价值引领,提升科学素养
各级组织机构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思想和关心社会的意识,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学思结合,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落地见效。
(二)加强资源统筹,校内校外衔接
各级组织机构要加强校内外科教资源整合衔接,结合活动内容和学生科技小组实践活动需要,组织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爱心托管班”等阵地提供专业指导。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环保设施开放单位、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场所应积极参与,与区域内学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资源。鼓励将活动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后服务、中小学班团队课内容,与“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等活动融合开展。
(三)助推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
各级组织机构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向乡村地区薄弱学校的资源投入和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重点支持帮助农村寄宿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生参加活动,推动活动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带动乡村地区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发展。
(四)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推广
各级组织机构要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基层活动成果成效,引导社会力量积极结合活动面向乡村开展促进科学教育的公益行动。通过优秀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发挥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五)减轻基层负担,力戒形式主义
本次活动严格遵循自愿参加原则,不下达指标、不摊派任务。力戒活动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不得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加关注、下载app、点赞、投票、填表等,不得对各地和学校参与情况进行排名、考核、通报,切实减轻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负担。进一步减少发文数量,本通知印发后,市县不再另行发文。
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联 系 人:熊雯娟
联系电话:027-87828781
邮 箱:qszx@hbkx.org.cn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共青团湖北省委
2025年6月26日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