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襄阳市科协主办的2025襄阳“隆中科创对”智享汇主场活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助力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高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焦宗夏、徐卫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击翔,襄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伍义兵,以及来自国家及省级学会、科创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代表和科技工作者共18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创新发展新篇章。襄阳市科协党组书记苏昊主持开幕式。
孙击翔在致辞中强调,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的重大使命,科技创新是核心支撑。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成效显著。他希望以“隆中科创对”为平台,进一步促进跨领域交流、产学研协同和未来产业培育,让更多科技成果在襄阳乃至湖北落地生根。
开幕式上,多项年度科技发展与人才成果集中发布,揭晓了第七届"科创先锋队·创新追梦人"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并为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授牌。在签约环节,襄阳市科协与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国家级、省级学会和科创平台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学术报告环节,四位顶尖专家学者奉献了精彩的前沿报告。焦宗夏院士作了《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分析》的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低空飞行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徐卫林院士以《高性能纤维与纺织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为题,系统阐释了推动航空航天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纺织行业的“智能纺织”“功能纺织”转型方向和创新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建红以《国产民用大飞机发展现状与前景》为题,分析了当前国产大飞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张青斌分享了《物伞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成果,聚焦动力学与控制关键技术,梳理了该领域核心难题、技术突破与未来方向。四位专家的报告聚焦空天科技与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前沿,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也为襄阳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据悉,2025襄阳“隆中科创对”智享汇系列活动共设立七大板块、27场学术交流与科创活动,内容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通过主场活动与分会场联动、学术交流与产业服务并重、内部挖掘与外部引进结合的方式,着力构建集学术引领、人才聚集、成果转化、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省科协学会部相关同志参加活动。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