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市科协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形成了面向未来的科协事业发展新格局。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
一是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新者,为品质随州建设建功立业。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和政治担当,全面推进科协系统改革创新。认真落实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突出问题导向,高站位谋划改革工作,高质量制定改革方案,高密度落实改革任务,高要求督导科协改革,基层基础得到加强,畅通科协组织双向联系渠道,各项改革任务有序到位。
三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以“建家交友”为载体,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省委和市委“实施办法”,深刻查摆“四风”问题,努力提高科协干部职工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完善和修订了14项规章制度,大力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等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对腐败“零容忍”。
二、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联系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应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园十基地”工程和炎帝人才支持计划,上联科研院所,下接需求企业,坚持跟踪销号式管理、保姆对接式服务。带领随州市博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随县马铃薯专业技术协会等企业、协会负责人和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多所高校院所开展专场技术对接活动,达成技术合作意向5项。
二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在企业与院士专家有效对接的基础上,2018年新建了6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犇星获全国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10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同时也为我市储备了一批高科技项目,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市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完成合作项目15项,为企业新增产值7亿多元、利润过1亿元,预计新增产值可超过30亿元。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市科协继续深化了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向全省高校、学会发布我市人才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市人才引进、科技合作体制机制。湖北犇星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团队基于PVC复合热稳定剂用插层水滑石技术开发项目,获得省财政资金专项补贴。
三、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稳步推进。联合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科普进万家、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等系列科普活动和主题科普活动,创新性的开展了“楚天智慧蓝领”和“传承 创新 发展”主题年等专项活动。
二是科普项目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一年来,新入库各类项目72项。随县食用菌、广水市甘薯、曾都区生态养殖等15个科普示范基地,广水市科技馆,曾都区白云湖社区、实验小学等共19个项目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和省科协、省财政厅纳入“2018年基层科普服务行动计划”奖补范围,争取奖励资金227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今年对获得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免费配送科普e站10台,我市科普e站达到15台。积极推荐公众使用科普中国APP,促进传统科普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准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时效性和覆盖面。
四是发挥科技在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协调联络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学院陈顺友教授牵头对口帮扶随州,提供构树养殖生态黑猪技术,联合博裕公司组织养殖技术科技培训、养殖技术推广等科技活动,每年脱贫近8000人;制作了专题科技培训视频,推动了贫困户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在全市农村播放170部科普电影,帮助农民朋友以科学方法脱贫致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四、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科技人才成长不断加快
一是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13篇建议和报告,部分建议被有关职能部门采纳,部分建议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
二是繁荣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参加中国科协年会、湖北省科技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技人才成长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了全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90余篇论文获得表彰。
三是举荐宣传表彰优秀科技人才。推荐构树生态黑猪养殖黄文博,食用菌扶贫许景闻、严贤涛,甘薯种植扶贫陈全秀等一批 “田秀才、土专家”,他们牵头的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也获得省科协项目奖励。
五、加强科协系统自身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推进科协机关作风建设。
二是工作基础进一步筑牢。市属学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履行了科技咨询、技术鉴定、科技评估和技术培训等职能。大力推进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开发区园区科协和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三是科协形象进一步提升。去年,市科协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综合治理优胜单位”、“档案目标考核省一级”,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单位,科协形象进一步提升。
2019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落实《随州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利用扁平化组织体系,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的科协组织
一是提升科协的群众组织力。在今年召开的随州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将来自企业、高等学校、农村等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比例提高至65%左右,来自基层一线的市科协全委会委员比例提高至68%左右,常委会委员比例提高至70%左右。
二是增强科协组织的协同化。树立联合协作意识,努力与工青妇群团组织和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部门资源联用、活动联办、工作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强化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引导科技工作者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
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炎帝人才支持计划,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一是积极融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建设体系。围绕我市经济转型、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建设,通过上级科协沟通协调,积极与全国学会和省级学会对接,在战略咨询、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作为。
二是扎实推进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提质增效。继续保持院士专家工作站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工作站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效型转变,着力发挥工作站引领企业创新作用,促进我市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培育企业科技创新文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打造普惠创新的科学普及平台
一是持续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认真履行政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合力。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带动公众整体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是全面推广“科普中国”等国家级科普信息平台。大力推广“科普中国”系列信息化科普平台,在资源共享协作中推动科普工作变革升级,提升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
三是积极搭建地方特色科普信息平台。按照互联网+科普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建设科普资源集成共享平台。积极推广科普e站,促进科普信息化快速发展。
四是完善市级项目库建设,深入实施科普项目。力争2019年项目质量较去年有新的突破。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五是精心组织全国科普日等品牌科普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教进社区、科普进万家、科普大蓬车进校园等主题科普活动和特色科普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常年开展包括太空种子种植、科学调查体验、科学工作室、科普报告会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四、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科协系统宣传奖励举荐通道作用,打造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平台
一是服务学会能力提升需要。指导和促进各学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优胜劣汰的学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学会创新服务能力,真正把学会做实做强做好。
二是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需求。以国家和省两级科技奖项推荐遴选为平台,做好高端科技人才举荐工作;以“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载体,做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以科技工作者表彰奖励为抓手,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需求。支持学会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申报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项目。组织我市科技人员参加中国科协年会、湖北科技论坛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四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生活需求。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解决科技工作者在职称评定、专利申请中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好非公经济组织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工作。
五是服务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以核心价值观凝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实效,引导科技工作者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术自律意识,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五、着力夯实基础,不断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服务平台
一是抓好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3+1”为抓手,分类做好企业科协、高校科协、非公经济组织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积极投身精准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优势,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精准扶贫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公民科学素质保障。
三是持续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强化作风建设。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机关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科协工作提档升级,切实提高科协组织的凝聚力。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