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献文(1900—1985),动物学家,浙江瑞安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83~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伍献文工作照
科学家的天职是揭示真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征程中,追求真理之路布满坎坷与艰辛,科学精神同时也意味着勇敢献身精神。伍献文编著的《中国鲤科鱼类志》,1964年出版了上卷。“文革”中,伍献文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被关进“牛棚”。当他被从“牛棚”里解放出来时,党组织找伍献文谈心,问他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说:“给我一支笔,给我一张纸,我要把《中国鲤科鱼类志》写完”!《中国鲤科鱼类志》全书共70余万字,系统地描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鲤科鱼类113属412种,并附有精美的图版。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淡水鱼类的必备文献,也是研究全世界鲤科鱼类的重要资料。这部著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得到大会奖励,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伍献文(右一)与童第周(右二)及国外学者合影
伍献文一生没有什么积蓄,唯一的积累是上万册极为珍贵的图书和资料。有些是他千方百计托人高价买来的,有些是海外的朋友作为最贵重的礼物万里相赠的。当辗转于日寇炸弹的呼啸声中时,他没有动念去卖掉他们,却把他们全部献给了水生所,作为国家的财富。在他生前,新书一到,立即登记做卡片,放在鱼类分类组的资料室里大家共用,或直接赠送给所图书室,自己阅读和别人一样写借条。他的儿子和女婿都是研究生物学的,留给他们本来不是天经地义吗?这些书跟着他一辈子,他爱这些书太深,他要对它们负责,亲手把它们送到最该去的地方。他去世后,这上万册图书仍在水生所发挥着作用。
伍献文(左二)与助手研讨工作。
左起:罗云林、伍献文、陈景星、陈宜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中,伍献文直接教导和培养出大批的学生和助手。他常对学生说:“搞科学研究要有天资,但更重要的是勤奋,二者兼而有之才是难能可贵的。”他从大量的进口资料中选出精华,亲自翻译,在关键的地方划上提示的浪线,写上启发他们思考的眉批,再送到学生的手里。有多少次,他由于眼病急剧变化被送到医院。在汽车上,甚至在闭着眼睛针灸的时候,他仍然娓娓不倦地和护送他的同志们谈论科研问题。由于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许多学生和助手成为我国水生生物学和水产科学技术领域的骨干,刘建康、陈宜瑜、曹文宣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