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  >  院士工作站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院士工作站
2025-01-21 14:54|文章来源: 省科协计财部、院士中心、襄阳市科协

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及其团队就油菜品种引进、筛选、鉴定以及高效栽培、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基地、教学实践基地、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多方面助力人才培养。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共转化小麦、水稻、玉米、芝麻等粮油作物新品种19个,转让经费850余万元,示范应用新品种20余个;联合种业企业及农技推广部门,年推广优质粮食品种面积超过200万亩,为襄阳直接贡献粮食18亿斤以上;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其中包括1名出站博士后,8名硕士研究生,每年组织科技培训50余次,培训2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素养和专业技能。

襄阳市农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与服务、农业科普等工作。2010年5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院士工作站,是我省第一家农业院士工作站,签约进站院士为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合作专家包括傅院士团队周广生、鲁剑巍、马朝芝、张椿雨、廖庆喜等多名教授,签约双方在油菜品种引进、筛选、鉴定以及高效栽培、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襄阳市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深入开展科研合作

工作站充分借力傅廷栋院士团队及其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在基础研究、科研平台、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油菜品种筛选鉴定、示范推广、高效栽培、全程机械化、病虫害防控以及油菜多功能开发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深化人才交流培养

通过“院士工作站”平台,我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基地、教学实践基地、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多方面助力人才培养,近三年来,我院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其中包括1名出站博士后,其他8名均为硕士研究生,极大的扩充了我院科技新生力量,通过院士专家团队对企业合作社进行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和产业领军人才。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院士工作站”平台,我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多名专家开展科研合作,近十年来,共转化小麦、水稻、玉米、芝麻等粮油作物新品种19个,转让经费850余万元,示范应用新品种20余个。联合种业企业及农技推广部门,年推广优质粮食品种面积超过200万亩,为襄阳直接贡献粮食18亿斤以上。

培养了一批新型农业人才

通过院士工作站平台,我院每年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科技培训50余次,培训2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科技素养和专业技能。

集成了一批新型农业技术

通过院士专家团队,引进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新模式,为襄阳市油菜品种筛选鉴定、高效种植、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多功能开发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科技助力襄阳市菜籽油产业链发展。近年来,我院从华中农业大学傅院士团队引进华油杂62R、华油杂50 、华油杂5R 、华油杂62等多个优质油菜品种,示范种植面积超过100亩以上,结合“油稻轮作”种植模式 、“直播油菜迟播抗逆稳产栽培技术”等高新技术模式2024年华油杂62R示范基地平均亩产500多斤,在南漳巡检镇产值36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华油杂50 、华油杂5R 、华油杂62平均亩产达258.1公斤。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