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陈京元教授就五倍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研究展开合作,形成以陈京元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研发团队,制订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落实经费、场地和人员保障,落实专家及其创新团队服务工作,持续对五倍子培育三要素开展基础研究,攻克丰产难题,并在“工作站+科研所+基地+协会+倍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基础上探索“林药蜂”产业融合模式。举办数项大型活动,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交流经验、分享信息的机会,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与高校合作交流,进行产学研合作,为五倍子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青麸杨等植物上形成虫瘿的统称,是我国宝贵的资源昆虫产物之一。当前,我国五倍子在药品、药用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领域,已经迎来国际市场准入的广阔前景,市场格局呈现出出口与内销两旺的积极态势,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五倍子产业正迎来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
五峰赤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专注于五倍子为代表的植物单宁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先后在湖北五峰、湖南怀化、云南曲靖、贵州绥阳投资建设生产线,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8月4日,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形成以陈京元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攻克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五倍子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优化工作机制,确保资源保障
建立健全《五峰赤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为切实做好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和运作提供制度保障。提供完善的场地、设备、人员和经费保障,建设办公、研发、试验、检验检测场所1050㎡,拥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形态分析仪、全自动定氮仪等主要检测仪器设备150多台套,为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场所。安排专项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预算,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做好专家及其创新团队的科研和生活服务工作。
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产业难题
产业发展初期,五倍子主要来源依靠野生植株的采摘。伴随五倍子产业发展壮大,原材料需求迅速增加,野生五倍子产量低,采摘难度大的弊端出现,五倍子人工培育的课题摆在了面前。
10年来,工作站专家团队持续对五倍子培育的“树、虫、藓”三要素开展基础研究,通过人工集约化繁育倍蚜虫,采用“人工挂袋和自然迁飞相结合”专有技术在县内持续推广、解决了五倍子产量低的行业痛点,突破五倍子丰产关键技术,将“野倍”变“家倍”。
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攻克五倍子丰产难题后,工作站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工作站+科研所+基地+协会+倍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基础上探索“林药蜂”产业融合模式,随着“林药蜂”产业融合模式在武陵山区辐射推广,将惠及更多农户奔小康,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实现国土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
构建交流平台,培养专业人才
工作站专家团队在五倍子及其深加工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逐步成为全国五倍子科研、种植和加工中心,人才交流培养的中心。随着数项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交流经验、分享信息的机会,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为五倍子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产业难题实现突破
实现五倍子(角倍)高效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五倍子产量突破产量达到420公斤/亩,该成果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全县20个产业村发展五倍子标准化倍林基地2.5万亩,推广建设“林药蜂”示范基地5000余亩,同时在倍林下套种中药材和养殖中蜂1000余群,林下种植草本药材近10种,带动4300余户,亩均增收1万多元。
人才交流扩大影响
工作站同三峡大学签订《实习协议》,进行产学研合作,为20余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不断提高并改进研究水平。承办中国五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五倍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年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多酚课题启动会等重大会议。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