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武昌华中大学于1924年建立生物系,萧之的先生作为生物系首届学生,历5年学习因成绩优秀,1929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参与了生物系的早期建设。1931年赴美留学,1937年获得哈佛大学水生生物学博士学位。因日寇入侵,1938年华中大学被迫西迁。在内忧外患之时,萧之的于1938年3月26日写了一封申请回母校任教的求职信,收信人为时任华中大学的代理校长黄溥博士(见图1)。
萧之的博士于1940年回到战火之中的祖国,在华中大学西迁至大理喜洲的生物系工作,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学校所在地是一座名为大慈寺的寺庙,把大殿改为礼堂,把两边的厢房改建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职员和学生都到镇上租用民房作为宿舍。当时生物系仅有4-5名教师,国内外的生物学系只有经典动物学和植物学、实验性学科仅几门,萧之的到来使当时处境困难的科教工作得到迅速恢复;远见地开设解剖学、发生学、组织学、遗传学等多门课程。萧之的先生“博通中西、文理兼擅”,在道德情操上,他矢志报国、坚守真理;在知识训练上,他言传身教、潜心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提出假说、探讨真问题,以具体的调查研究引导和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思维。1940-1942年间带领张保贞和熊爱德两名学生,开展水域氢氧含量对洱海各类浮游生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据学生回忆,上午借助卡车内胎在不同深度和区域取水20瓶,下午和晚上在显微镜下进行浮游生物分类和计数、分析洱海各水层的氧含量、pH值等物理化学特性;成果以Central China University为单位在英国生态学会会刊(图3)1946-47年发表2篇。开辟了国内湖泊学研究的先河,也是国内较早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长篇研究论文。
汪安琦在《我在喜洲的大学生活》中回忆,大四生物系就她一个人,老师照样上课,毕业论文得到萧之的先生全程指导。人文科学调查认为丽江北边居民是从青海迁移来的,但该论点缺乏遗传学证据;他们提出血型相似性的假说。为验证滇西少数民族的来源,1943年春节期间萧之的带领学生一行5人,东到呈贡、西到丽江去进行血型检验。从喜洲骑马到丽江历时5天,白天赶路夜宿马店;人住在马厩隔壁,草垫上铺上各自带的被褥就是床。经统计,丽江山北那些村的居民血型比例指数和青海的数据相近,而山南的则和大理白族更近。通过回答现实问题,萧之的教会了汪安琦如何查资料、做试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写总结。关于滇西部分居民血型的研究成果于1946年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图3)。
萧之的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每周开展一次科学座谈会,邀请教授主讲科学专题讲座,定期出版《科学文摘》报告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去四川等地进行标本采集。据统计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现有馆藏中仅1938年到1946年西迁时采集的鸟类标本就有80个,其中白鹇和红腹角雉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标本姿态优美保存完好,是鸟类展厅中的一处亮点。在大理7年多时间里,生物系无论是育人还是对当地物产的研究与利用都尽力发挥作用,援建的大理五华中学延续至今。
图1 1938年3月26日萧之的写给时任华中大学的代理校长黄溥的求职信
图2 萧之的,1941-1946年任华中大学生物系主任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15: 1-8; 以华中大学为工作单位,在云南洱海开展的湖泊学研究,于1946年发表在《动物生态学杂志》上。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46, 76: 51-57
华中大学大三学生汪安琦参与的大雪山及周边地区血型调查研究,发表在英国杂志上
图3 萧之的西迁期间发表的英文论文
图4 西迁时采集的白鹇(左)和红腹角雉(右)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