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省地质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平台+人才+项目”创新体系,打造培育了一批优质平台和团队,取得并转化了一批原创性成果。省地质局科学技术协会自2020年12月获批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聚焦我省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知识普及、地质人才培养和地质科学智库建设,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投身致力于科技强省、科技强局建设。为谋划推动“十四五”地质科技创新工作,省地质局科协组织开展了科技创新人才调研、科技创新综合工作调研、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调研,先后与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多家地质局所属单位,进行多次座谈和实地考察,对新时代湖北地质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新时代湖北地质科技工作的现状与进展
(一)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积极融入、搭建和运行了不同类型、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50个,高层次平台储备和梯队建设逐步加强。基本建成“8+9+31”三级平台体系。建成建实建强8家省部级重点平台,高标准建设9家局级平台,规范建成31家队级平台。18家局属单位被认定省属事业性科研机构,12家局属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成为促进科技攻关突破、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主体培育的重要依托。
(二)地质科技创新队伍逐步建强。具有专业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拥有各类技术人才4561人,占职工总数的69.1%,40岁以下2343人,占比达55.2%,拥有高级职称(副高及以上)的1188人,占具职称人数的24.3%。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总体呈现年轻化,且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十三五”期间,建成了局科技专家库,成立了70个创新团队,组建了20个跨单位、跨专业局首席专家联合创新团队,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多人获自然资源部人才梯队、地质填图图幅科学家等较高层次人才称号。
(三)地质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加。设有地质科技专项资金,地质科研投入逐年增加,自2018年局本级科研投入800万,到2021猛增至2850万。经局党委争取协调,省财政在局预算中增列了1000万的科研预算资金。此外,局属单位科技创新投入逐渐加大,更加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局级项目180项,总投入5640万元,局属单位自筹科技项目171项,投入经费2493万元,争取中央财政项目8项、省级财政项目35项、地方财政项目12项,对外争取科研资金4164万元。
(四)地质科技攻关成果可圈可点。深耕湖北地质工作近70年,在省内先后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以及重点区域勘查;积累了海量的成果资料和数据,现存地质成果资料3.3万档以上;建立了基础地质、矿产地、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生态环境等56个专题数据库。“十三五”期间,持续开展了基础地质、页岩气、中深层地热、深部成矿找矿、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等多项地质研究,科技合作水平层次不断提高,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获1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省级工法等知识产权210多项,出版专著31部,SCI、EI收录论文22篇,制定技术规程22项,地质科技成果产出效益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五)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势头良好。地质科技成果在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地质事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42项,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其中,页岩气地质调查关键技术应用,为宜昌地区页岩气勘查示范区建设、页岩气勘查开发从长江上游向中-下游的战略转移和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深部找矿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在鄂东南地区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在富硒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等关键技术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富硒水稻示范基地、产业扶贫基地、富硒水稻和富硒鸡蛋示范基地,建立富硒土壤含量地方标准和富硒大米企业标准,引领富硒产业的标准化建设。依托省级深基坑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开展超深-超大深基坑技术研发,实施一批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开展新型混凝土研发科技攻关,研制出高强混凝土、高透水率彩色透水混凝土以及合成纤维-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增强了行业市场竞争力。成果转化载体正在逐步强化,转化渠道正在逐步打通。
(六)地质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局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提出“科技强局”战略,将科技创新置于地质工作更加优先的发展方向,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深化科技合作作为引领提升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局党委向27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汇报湖北地质工作,拜访全省各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41个省直部门、7个央企和省属企业、10个中央在鄂单位和高校,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份,科技创新工作都是其中的重要合作内容。争取省直部门支持,建立“自然资源+地质”、“应急管理+地质”、“生态环保+地质”、“农业农村+地质”、“文化旅游+地质”等工作机制,在省科协大力支持下,成立局科协,形成了强大的“科技朋友圈”和浓厚创新氛围。
二、新时代湖北地质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一是科技创新一线人才较缺乏。虽然拥有规模较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但仍有相当数量人员(甚至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未直接从事科技工作,或从事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工作,造成一线科技人员紧缺。二是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总体还不优。具有全国影响的领军型人才,以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专项的较高层次专家型人才不多,中坚科研人才有断档现象,高学历人才偏少,生产型技术人员占比偏高。三是科研团队不够稳定。个别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缺乏中长期规划,短期行为突出,不能持之以恒沿着既定方向深入研究,往往导致科技供给能力不足,质量不高。
(二)地质科研工作系统性不够。一是科研工作统筹谋划有欠缺。科研攻关系统性、计划性不强,“十三五”期间,21家单位共开展各类科研项目387项,部分科技项目小而散,攻关方向不够聚焦、创新性不够强。二是整装性创新成果不突出。科研成果呈现碎片化,在省内具有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三)科技与生产力还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是对接需求开放合作不够。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还存在,“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合作高度、深度、广度不够,技术优势、资源优势难以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创新成果转化不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不畅,“钱变纸,纸变钱”能力不强,科技成果仍以交报告、发论文、报奖等形式体现为主,形成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产力成果占比不高。
(四)科技研发投入总体不足。一是内部创新资源配置不足。从内部看,虽然财政性科技投入逐年增长,但相对于科技队伍、人才体量来说仍显不足。二是外延创新要素汇聚不足。受事业单位性质所限,从行业领域看,整体科研立项谋划层次水平不高,在取得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力度不大,效果不佳。
(五)科技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是从整体看,协调联动、集成优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系化建设不够。科技创新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受政策影响,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共享、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创新创造积极性未能有效激发。二是从基层实际看,科技管理制度有待优化完善。局属21家单位现有各类科技管理制度79项,拟建待建制度34项,现有科技制度与时俱进程度不高,普遍需要修订完善。
三、新时代湖北地质科技工作有关对策
(一)紧扣“科技强局”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加强系统性创新布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沟通衔接,集思广益,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编制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优化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布局,明确“十四五”时期地质科技创新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关键举措。进一步优化创新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更加注重科技成果创造与转化、人才为本、开放融合共享,全面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应用,加快构建优质的科技创新生态。二是打造高水平创新格局。围绕地质事业转型发展主题和改革主线,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机制,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培育高水平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高效集聚创新资源,尽快推动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格局。努力实现优势领域技术开发应用实现省内领先领跑,力争五年内进入全国地勘行业一流行列。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策源地。一是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打造布局合理、治理高效、创新力强的局科技平台集群。集中力量高水平建设和运营一批较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做好省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行,积极对接相关湖北实验室、中南地质科技中心等省内外相关行业高层次科技平台,深化开放合作,建设专业领域特色鲜明、创新优势明显的省部级示范平台。形成一批省地质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基地,支撑重大产业和优势领域发展。二是加快建立产学研融合型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壮大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局属单位申报事业性科研机构。加强地质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局属单位、企业参与组建省级及以上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支持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跨行业领域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平台,推动高效协作创新,协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瓶颈,促进地质工作业务链、“地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融合。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地质创新活力。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向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重转变,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竞争优势,构建较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打造创新力强智力密集型地质科技队伍。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重点加大局首席专家及联合创新团队培养使用力度。培养一批素质好、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创新骨干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形成高层次创新团队群。实施地质专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选拔一大批适应“+地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推行招才引智新模式。以人才集聚促进事业、产业发展,以发展集聚更多人才。积极推进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重点支持局属单位和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急需核心技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着力引进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等重要奖励获得者、优秀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创人才,优先支持其开展基础性、应用性科研攻关工作。
(四)加快攻关研发与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水平。一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学谋划实施科研攻关推进体系,统筹布局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重要地质过程及其资源效应与找矿理论方法、水土资源环境与生态地质保护、实验测试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探测与利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高效调查监测评价等具体攻关方向,实施一批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需求和地质事业创新转型发展的示范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及一批“揭榜挂帅”式重大科技项目,切实提升地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二是推动优势领域创新突破。集聚内外创新资源,组建协同攻关团队,提升科研攻关效率。加强技术复合型应用研究,面向能源资源、力争掌握一批优势领域共性关键技术。以应用开发牵引基础研究,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加强地质基础理论研究,争取形成1-2项理论方法方向性突破,取得一批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等创新成果。加强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级重大科技专项、央地协作专项、局企合作项目等各类科技项目谋划申报,进一步拓宽科技项目来源渠道。切实增强地质科技供给能力。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工程,建立优秀科技成果、共性关键技术资源池,谋划开展一批价值高、前景好的重要科技成果的示范性转化应用。加强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推动创新主体融入市场和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体系,积极对接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积极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动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提升科技治理效能,营造创新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统筹谋划推进全局科技创新与数字地质建设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用好科技创新指挥棒,建立科技创新督导考核激励机制,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加重科技创新指标占比。建立完善局领导联系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局及局属单位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局科协、科技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的智库决策咨询作用。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年度重点工作,抓好年度任务分解,强化工作协同,细化工作措施,抓好推进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加强资源保障。推进人才、平台、项目、资金、设备等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持续稳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不断提高全局R&D(研究与发展)投入比例,鼓励各单位按外收总额的一定比例投入到支撑性、引领性、转化性的科技研发活动中。支持鼓励联合组队谋划申报国家和省科技“五大平台”项目,以及省级财政、地方财政、企事业单位投入的各类科研专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合作,形成多元化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格局。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与省科协及省人社厅、财政厅、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国家和省各项科技改革政策在局系统各事业单位落地,争取各级支持性、保障性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惠及局属单位和全体地质科技人员。(执笔者:省地质局科协 蔡志勇 胥兵 梅琼)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