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业大学的篮球场上,学生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全神贯注地和一群年轻学生打篮球。对这位硬朗的老人有所了解的人,眼神中却总会有一份钦佩与崇敬。
老人名叫彭永臻,是北工大自己培养出的第一位院士。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通过一部纪录片得以深入了解的。
“我们坚持用身边人讲好科学家奋斗的学风故事。”纪录片策划人、北京工业大学学风传承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负责人张宇庆说,这也是学校践行“学风传承”行动的核心思路。
3年来,这样的纪录片,他们已经拍摄了几十部。在此过程中,他们感受着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反思,这样的教育通过何种形式才能让大学生入脑入心。
这些精神“就在眼前”
张宇庆成立课题组的起因,来自2020年4月的一纸文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优良学风培育,决定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学风建设资助活动。
看到这份文件,在学校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张宇庆有些动心了。
“这些年来,我见过太多足以打动人心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事迹,但也必须承认,很多对他们的报道都流于表面,并没有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面对《中国科学报》的采访,张宇庆说,她觉得中国科协的这次活动可能是一个机会。
很快,张宇庆申报的这个项目获批了。她找来一些学生记者,以及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课题组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然而,真正的难题就在此刻摆在了他们面前。
“这类课题谁都没有做过,而且不论是科学家精神还是学风建设,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怎么能让这些概念实体化?开始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当时也比较茫然。”张宇庆说。
既然没有方向,那就先找一个人,实实在在地采些东西。至于第一个人选,他们想到了彭永臻。“作为学校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彭老师的故事工大人都多少有些了解,但并不深入。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他深入地聊一聊?”张宇庆琢磨。
对于这一要求,彭永臻很快给出了肯定的回复。于是,在成立几个月后,课题组在彭永臻的办公室开始了第一场关于科学家精神的采访。
给张宇庆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彭永臻的坦诚与强烈的报国情怀。比如讲到上世纪80年代初留学日本时,他说:“你凌晨三点回宿舍,我就四点回来。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啊,留学生之间比的都是谁学习更刻苦,谁学的技术更先进……”
采访结束后,现场采访的学生表示:“以前总觉得学成报国、坚守底线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但突然间,发现那些精神其实就在我眼前。”
课题组豁然开朗,他们觉得“找到了方向”。
亲历之后的“亲切感”
所谓方向,用课题组成员、该校教师付德根的话说,就是挖掘身边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那些拥有科学家精神的人,非但离他们并不遥远,甚至每天都会和他们“擦肩而过”。
“对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进行科学家精神教育时,只用一堆网络素材是根本无法激起他们兴趣的。”课题组成员马宁说。
因此,在后续的采访中,课题组几乎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在了挖掘校内的科学家故事上。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在他们身边这样的事例“挺多的”。比如,该校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张跃明淡泊名利,潜心致研究二十余载,开展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攻克了工业机器人“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城市与建设学部教授李强多次亲赴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当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助力脱贫攻坚;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王智勇在疫情期间争分夺秒研发紫外消毒设备和红外测温设备,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倾尽全力……据统计,3年多以来,课题组先后采访了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制作了近30部相关视频。
在这一过程中,触动最大的无疑是课题组的那些学生。
今年刚刚保研成功的北工大学生贺采,从本科时便参与到课题组中,主要负责视频后期制作。虽然不经常出现在采访一线,但在剪片过程中,她却需要看完所有的采访素材。
进入课题组前,她认知中科学家都应该是整天专注科研,研究的也是高高在上的东西。“但你在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后,既会感叹于他们对学习和科研的专一,同时也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活生生的人。”贺采说,“他们并不会因每天忙于科研,而忽略生活,也会和学生一起打球、一起聊天、参加各项活动……”
“总之,感觉这些榜样不再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贺采说。
让张宇庆感触最深的则是跟拍李强赴宁夏西海固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那段时间。
“我们实打实地在那里跟拍了三四天,也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环境的艰难。”她说,正是体会到了当地居民对于水的渴望,以至于回到北京后很久,一遇到下雨天,他们就有一种将雨水收集起来的冲动。
“这是一种没有亲身经历便不会有的感受。但正是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们对于身处其中的科学家工作才有了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和敬佩感。对于长期身处课堂中的他们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张宇庆说。
做个工大人,挺“牛”的
完成对相关科学人物的拍摄后,课题组除了完成中国科协对于项目的要求外,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在这一过程中,张宇庆发现了一些细节——有些学生会拿出手机,边看视频,边查阅相关材料。“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学生们真的在思考。”
这样的感受并不只体现在这一个细节中。事实上,在看完这些与他们生活在同一所校园的科学家视频后,不止一个学生曾发出过感慨:“曾经听说的那些故事,原来都是真的!”
“现在的孩子们很‘神奇’,如果你只给他们讲一些道理,哪怕讲得再好,他们都很难相信。你必须让他们亲眼看到,并在其中感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才会有一些真实的感受,并认同你表达的东西。”张宇庆说,更重要的是——在这方面,他们有足够强的感受力。
就像有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和她说,“之前考入北工大并没有特别自豪的感觉,但现在觉得,做个工大人还真是挺‘牛’的” 。
正是学生们的反馈,让课题组的工作更有动力。目前,他们成立了春华秋实学风涵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工作。
“这足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课题组成员万巧慧告诉《中国科学报》,当下,对于高校学生进行科学家精神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讲述科学家精神时,我们却往往将其置于一种相对宏大的叙事中。这种方式自然有其好处,然而一旦把控不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摸不着”之感,觉得那些人远在天边,很难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
“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将视角对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校园,在这中间发掘真正能感动他们的素材。”张宇庆说,“至少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这样的素材足够丰富。但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耐心去认真寻找,并用学生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