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众创空间  >  企业创新达人
聂晓庆
2024-08-08 11:14|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

聂晓庆,女,1981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得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选荆州市“高技能人才”项目, 授予“荆州市五一巾帼奖”、“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聂晓庆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04年进入湖北白云边从事白酒品评勾调工作,现任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储存车间副主任,中国白酒国家评委,负责白云边酒的储存管理和酒体设计工作。

1、与酒结缘,扎根一线”

当年20多岁的聂晓庆第一次走进白云边酒厂,对空气中弥漫着的酒糟香,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从不沾酒的她开启了与白酒结缘的生活,来到了这个注定与她有缘的白酒生产岗位。白云边首创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每一款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气、味道、个性层次,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和灵魂,如何去发现、去展示他的魅力,靠的是勾调师们的智慧和水平。勾调师不仅要有灵敏的味觉和嗅觉,还需要懂工艺,懂分析,懂标准。为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勾调师,她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白酒生产,深入生产一线跟班学习,在制曲车间、酿造车间、包装车间与工人们一起工作,进入化验室学习检测分析,在品酒室对嗅觉、味觉灵敏度进行强化训练,她时常一个人走进深深的酒窖选酒,爬上十多米高的酒罐调酒,每天带着一身“酒糟”味回家。十多年来由一名白酒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业内行家里手,成为一名白酒国家评委。

聂晓庆1.png

2、潜心钻研,创新增效

白酒勾调工作是白酒生产的重要生产过程,是当前名优酒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各酒厂的技术核心,只有通过勾兑才能统一酒质,统一标准,以保证酒质量的稳定。勾兑实际上包括品尝和勾调两项技术,技术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灵敏的感觉器官作基础,作为公司唯一的一名女勾兑师,聂晓庆面临着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一批酒能合格出厂,需要勾兑员反复品尝试验,选取适宜的调味酒提上十多米的酒罐进行勾调,最终达到口感标准,聂晓庆放下女生的柔弱性格,与其他勾兑员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勾调任务。一次完整的正交试验,抽取酒样、理化分析、配比组合、品尝鉴定,往返各酒库取样几十个,品尝分析样品几百个,无数次的品尝使舌头发黑麻木、失去知觉,但每一次的试验她都能有条不紊地坚持,确保白云边系列酒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她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带头参与多项新产品研制开发,成果丰硕,创新开展QC小组活动,荣获“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近几年组织开发的新产品白云边十八年、二十年、三十年陈酿等系列酒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公司主导产品。聂晓庆作为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熊小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先后参与了公司多项科技创新和课题研究项目,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浓酱兼香型白云边酒酿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成果已投入我公司的大规模生产中。该课题荣获2020年中食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她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为完成《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聂晓庆2.png

3、保“素颜”守匠心

白云边每一款酒都要经过酒体设计师们的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反复调整,是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替代的。白酒品评贯穿白酒生产全过程,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鼻、口来鉴别白酒质量的一门技术,关系到酒的质量和口感,决定白酒受欢迎的程度,这对评酒师的要求是极高的。为了保持最灵敏的嗅觉和味觉,不能化妆、不能用香水,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甚至不能熬夜,聂晓庆多年来也一直保持着清淡、朴素的自律生活。“始终秉承匠心,将传统的古法工艺兼容于现代的酿酒科技,为白云边酿好酒、储好酒、做好酒”,这是聂晓庆的理想信念。白云边品牌里每一滴酒,都盛满了白云边酒体设计者们精益求精的技艺,白云边品牌里出产的每一款酒,都蕴藏着白云边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聂晓庆用舌尖“舞”动着自己的“杯酒人生”,见证着白云边不断进步的技术创新,在青年员工和女职工岗位建功立业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聂晓庆3.png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