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众创空间  >  企业创新达人
程琪
2024-08-07 14:33|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

程琪,中共党员,男,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总经理(理事长)/高级经济师。

科技助力强产业 带富乡村促振兴

孝昌县,传统的早熟桃主产区。做大做强以“七仙红”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与品牌,是实现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他,正是创立“七仙红”品牌,和一众青年,以桃为媒,走上了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一、扎根基层承一脉家风,回乡创业扛品牌大旗

2012年前后,程琪在上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做总经理助理,他在上海买的水蜜桃8.5元/斤,家乡的桃子卖个两三元一斤还愁销。家乡曾经枝繁叶茂的田野,那时到处都是荒地和杂草,种地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未来该由谁来种地?地该怎么种?今后的农村农业的出路在哪里?这是他不断反复思考的问题。

他革命军人的爷爷带着“信仰”开始种桃,父亲带着“责任”研究桃,他想“传承”祖辈事业卖桃,于是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回乡创业。他发现虽然家乡种桃历史悠久,但是面临品种不优、品质不佳、品牌不响,特别是针对鲜食桃不耐运、周期短的问题,严重制约桃产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到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学习1年果业知识,并主动对接专家,为孝昌桃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必须适度发展、走品牌化的道路。2013年,他注册了“七仙红”品牌,成立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组建32人技术团队。形成了“联合社+公司+协会+品牌+科研院校+基地+农户”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引领孝昌抱团发展桃产业。

05_011.jpg

二、真抓巧干促桃业新生,科技赋能造“智慧桃园”

祖祖辈辈种的桃子为什么就没有好的品质,没有好的销路?他知道了其症结所在,品种老,种植方法一成不变,没有创新。他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建立集孝昌血桃种质资源圃、产学研培等功能的800亩“七仙红桃乡村振兴科创基地”。在全县因地制宜地推广成熟期早:中:晚=红:黄:白=3:2:1)合理搭配的桃产业种植结构,共引进改良品种73个,经3至5年的试种,对其中20余个市场认可度高的免费向全县推广种植,桃周期从5月持续到11月,彻底改变桃产业结构。

为了打造孝昌桃产业特色体系,他与省农科院挖掘本土红肉桃资源,选育出早仙红、天仙红等孝昌血桃新优品种近10个,因其形似爱心、花青素含量高、含铁量丰富、汁肉鲜红如血,而成为闻名全国的国家地理标志,成为全县主栽品种。

05_02 (1).jpg

三、产业引领推精准扶贫,青春力量助乡村振兴

他带领一众青年,扎根于孝昌这片热土,默默耕耘,致力于产业创新发展,终于将家乡的“七仙红”桃品牌打造成了全国的知名品牌,打造了七仙红国家级星创天地,组建了“七仙红科协社会化服务队”,提供从育种、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等桃产业链全程社会化服务。周边老百姓找到了“组织”,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桃产业在孝昌已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自2015年,他与省科协、省农科院等签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创新打造的“孝昌血桃”,在全省血桃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产业所在地获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2021年,直接带动18家成员共销售1000余万斤,综合销售额3200余万元。他再次转变思路,建立“专家工作站”,把企业的“七仙红”品牌奉献出来,作为全县区域公用品牌,果农只要按照生产技术规程,都可以使用: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北名桃——“七仙红”。

下一步,程琪团队,将继续传承家族三代种桃人的红色基因,团结广大科技创业青年,以“带富乡村促振兴”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