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的“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与能力”学术交流活动在武汉成功举办。资深科普教育专家及来自全省17个市州的150余名一线科技教育工作者参与活动。

全体人员合影
10月25日上午,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幕。武汉大学教授潘春旭首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青少年科普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潘教授以他个人丰富的科普实践与深入调研为基础,围绕新时代科普的机遇与挑战、青少年科普的特殊性与方法、原始创新的理解与诺贝尔奖相关启示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湖北省科普体系建设、提升青少年科普实效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深圳市科普教育中心主任、科普教育联合会秘书长辛世民作《新科普法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机遇》报告。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杨正波以《打造流动的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创兴趣》为题,分享了他到中小学、幼儿园、社区、乡村开展科普活动的情况和从事科普事业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收获,还借助自制的科普仪器现场展演了有趣的科学实验。湖北经济学院台湾籍教授潘淑兰为大家分享了题为《研学旅行提升科技兴趣与能力:两岸案例分享》的报告。
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荆州和恩施的两位优秀一线科技教师代表作经验交流。湖北省沙市中学黄燕平老师介绍了沙市中学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相关经验。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李智平为大家分享了在资源匮乏的乡村小学如何开展有生命力的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
此次活动是2025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联动的专题学术活动,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指导,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的支持。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