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湖北省“互联网+放管服”改革 喜获湖北改革奖
2019-10-15 09:16|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互联网+放管服”改革 喜获湖北改革奖

近日,由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第二届湖北改革奖评选结果揭晓,我省“互联网+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获该奖项。“放管服”改革,一项刀刃向内的攻坚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并将其作为全省重大改革项目由省领导领衔推进。

今年以来,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专题办公会听取“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重大改革政策,强调指出要站位全局再认识,对标对表再深化,攻坚克难再突破,勇于担当再落实,推进我省“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长及时协调督办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就召集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改革重点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主要领导履行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职责,强力破解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把“3550+100”改革(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时间5个工作日、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至100个工作日以内)和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列入省政府机关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行立改项目,组成工作专班到省直部门和市县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协调督办重难点工作。省政务管理办承担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分四个工作组,深入各地各部门就11项重点工作开展对接,既注重加强思想引导,宣传政策要求,又注重抓好事项、系统、数据等具体对接工作落实。

纵观全省,各地、各部门对“放管服”改革重视程度、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抓具体,相关部门协同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放 向自贸试验区放权处于领先水平

“放管服”改革,跟每位老百姓密切相关。

申领电子社保卡,查询养老金;高考查成绩,跟踪入学通知书;买卖房产,查公积金、不动产登记……这些事情,通过手机下载“鄂汇办”APP,动动拇指即可“指尖”办理;

项目建设,既要找国土规划,又要找环保、消防、发改等部门,需要跑多家单位吗?我省部分市州,推行“一窗通办”,到一个窗口,解决所有问题。

这些都是全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成果。截至目前,全省行政审批“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目标,初步实现。

源头做起“减事项”——

2013年—2018年,省政府先后分7批取消、下放、调整省级行政审批等事项757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今年以来,我省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31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要求,对明确取消的25项行政许可事项,立即停止审批,对明确下放的6项行政许可事项,督促做好业务承接和工作对接,并逐条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我省推动省级设立许可事项“零审批”,对省级地方性法规设立的9大项行政许可事项,召集相关省直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拟取消的有6大项。

同时,先后分两批向省自贸试验区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96项,武汉片区、襄阳片区、宜昌片区享有省、市各类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分别达到2209项、2541项、1627项,三个片区平均享有省、市行政许可权限181项,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处于领先水平。我省自贸试验区10项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推广,86项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

优化流程“减环节、减时限”——

我省推行“一窗受理”“证照分离”“多审合一”、简易注销程序、建立“中介服务超市”等,加快推进工业建设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省105个不动产登记窗口中有99个登记窗口实现“一窗受理”,90%以上市县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破解“准入不准营”,截至8月底,共办理“证照分离”登记业务10.86万件,惠及企业7.39万户。

管“互联网+监管”系统考评指标居全国前列

“放”和“管”是激发市场活力的两大动力。如何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

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中事后监管是“放管服”的重要方面,“管”得好就能“放”得更彻底,“管”得不好“放”就受到限制。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今年9月,我省完成了“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功能开发。

随着这套系统的建设,监管方式将发生重要变化。

这套系统有风险预警功能,通过风险模型的建立,对反洗钱、偷税漏税、传销、骗税、危险品运输、非法医疗广告等进行风险预警,提高监管工作预见性;

这套系统有大量信用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库,系统会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级结果确定抽查的比例和频次,也就是说,信用评分高的市场主体可能检查得少,评分低的主体则会高频次检查;

这套系统还为联合监管任务流转提供自动化、智能化通道,实现“一处发起、多方联动、联合监管”,对联合监管任务的流转、办理、结果全过程留痕,实现过程可追溯。系统还将实现“非现场监管”,用视频监管监控餐饮企业后台,用物联网监管,对噪声、污染气体、水质、土壤等进行监测。

目前,我省该系统应用接入数、监管动态发布数、监管数据对接工作暂列全国第1、第5和第6位。

为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全归集、全管控”目标。我省强化双随机监管,完善随机抽查平台,制定“两库一清单”,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执法扰民;不断推进信用监管,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信息共享,汇聚监管合力,大力推动联合奖惩,强化信用约束,全省社会信用系统共归集6490万自然人、635万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信息,21亿条信用记录,200万条“双公示”信息,“信用中国(湖北)”网站共公示红黑名单近20万个。

服 多个平台对接联通,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近日,咸宁市民张建宝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开办企业的相关手续,递资料、填表格,本以为择日再来一趟,工作人员请他稍等片刻,告诉他当天即可领取营业执照。这样的办事体验,让他兴奋不已。

围绕企业和老百姓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

解决好“服”的问题,重要支撑就是“互联网”。

我省已完成省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即一门户(湖北政务服务网门户)、一系统(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三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电子证照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基本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湖北政务服务网移动端“鄂汇办”入驻事项达658项。

拆除数据“烟囱”,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推动“一网通办”——

省共享交换平台已与国家和市州共享平台打通,已发布全省近2万条政务资源目录,汇集64亿条共享数据,支撑政务服务应用被调用900余万次。省人口基础库、法人基础库和扶贫专题库初步建成。全省行政许可承诺件完成时限比法定时间压缩45.41%。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市县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比例达到78.76%,“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8.28%,政务服务大厅向社区、村委会集中地、超市等方便老百姓办事的地方延伸。截至目前,全省“一窗”受理事项达到49465项,时限压缩率达到84.76%,即办件率达到22.31%。“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解决同一事项在不同地方,办理流程、目录清单不一问题,我省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准》、省《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范》和《行政许可事项审查细则编写规范》要求,推动地方和部门逐项更新服务指南、编写审查细则,推进国家、省、市、县政府部门同一审批事项名称、设定依据、事项类型、事项编码等要素基本一致,做到“四级四同”。

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营商环境评价、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府透明度评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聚焦堵点难点,采取非常措施,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最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供给。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