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文旅集团武汉科技报承办,武汉市各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武汉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颁奖典礼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武汉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武汉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武汉科普讲师团团长、2024年度江城科普大使张先锋,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田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儿童文学创研中心副主任李纲,武汉文旅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武汉文投集团党委委员、董事蒋波,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李少良,武汉科学技术馆馆长吴建国,武汉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严锦慧,湖北长江教育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学生期刊中心执行总编辑章晓芳,武汉科技报(武汉市科协宣教中心)主要负责人饶建平以及各区科协、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科学前行时,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参加科普征文的孩子,都保护好心里那颗‘对科学好奇的种子’。”张先锋为该活动点赞,并直言参赛作品里藏着改变世界的钥匙。他表示,这个时代就像一场精彩的科学探险,每个人都是主角,同学们在作文里的美好幻想,就是未来重大发现的起点,二十年后,就是大家去创造“中国芯”、破解生命密码、探索宇宙奥秘的时候。
饶建平介绍本届科普征文活动开展情况。他表示,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迄今为止吸引了近30万名学生积极参与,已成为武汉市十大科普品牌之一。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于去年10月启动,共收到来自武汉三镇中小学生科普征文2万余篇。本届征文活动相较往届有“信息化赋能,投稿更便捷”“线上线下结合,评审更专业”“科学家精神引领,实践与创作并重”三大创新突破。
本届征文活动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终审三轮选拔,共评选出一等奖6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优秀奖800名。张先锋、田天、李纲、章晓芳、吴建国、严锦慧共同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选读了部分获奖作品,为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积累、胸怀人类世界乃至无穷宇宙的科学幻想、日益成熟的科普作文写作基础,对我们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新时代的热情投入,感到高兴、激动、欣慰。”田天点评获奖作品时表示,孩子们的作文题材广泛,部分作文内容还与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相结合,写出科学精神的源远流长。他表示,写科普文章,实际上就是科学与文学相遇,文科和理科融合,知识与创造拥抱。
蒋波、李少良、饶建平为青山区钢花小学、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江夏区文化大道中学、武汉市实验博雅第二小学、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蔡甸区南湖小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汉阳区德才中学、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10家获得武汉科技小记者站的学校授牌。
刘军、张若光、张先锋为荣获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活动中,武汉科技报科普研学线路分享。武汉文旅集团武汉科技报整合武汉市科技、科普、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武汉文旅集团下长江灯光秀、夜上黄鹤楼、东湖绿道、民众乐园、保元里等众多资源,利用“两江游轮”的特有平台优势,发布历史文化与名城底蕴、革命教育与国防教育、高校资源与创新教育、生态保护与水利工程、现代科技与高端产业、桥梁工程与基建成就、工业智造与人工智能、非遗传承与民俗文化、地质地理与自然资源、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等长江研学十大主题线路,打造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推动长江经济的文化旅游事业。
张若光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一直以来,武汉市科协十分注重通过各类创新手段,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历时十一年的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吸引了近30万青少年提笔追梦,以文字探索科学奥秘,用想象勾勒未来蓝图,活动不仅成为武汉市十大科普品牌的“金名片”,更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实践平台。希望武汉科技报作为武汉市科协宣教中心和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秘书长单位,能充分发挥聚合媒体资源、科普资源,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助力提高全省科普内容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创新青少年科普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科普活动质量,继续推进“‘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梯队奠定坚实基础。会上,张若光宣布2025年第十二届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本届获奖作品将刊登于《武汉科技报·少年科普》周刊并结集出版,获奖学生还将获得“武汉科技小记者”资格,享有更多免费参与各项科学实践的机会。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