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协动态
湖北省第六届科普先进工作者 | 王晓莉:观风云变幻 让气象科普更贴民生
2024-05-15 09:14|文章来源:省科协普及部、武汉科技报

编者按:他们扎根基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科学知识;他们投身科研,以实际行动诠释科学精神;他们创新传播方式,让科普插上“翅膀”惠及更多人群……他们是湖北省科普工作的先进代表。

为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科普工作者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在科普工作中不断作出新的成绩,湖北省科协特策划推出“第六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代表风采”宣传活动,委托武汉科技报深度挖掘并集中展现一批先进代表人物,讲述他们扎根一线潜心科普,做出突出贡献的动人故事。

ab3c2591404f4d2991968575fab080e5_1715050076709063549.png

观风云变幻 让气象科普更贴民生——专访湖北省第六届科普先进工作者王晓莉

微信图片_20240412141415.png

武汉科技报讯(记者 代钰 视频 李志翔)沿着气象科普馆的展厅缓缓前行,展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气象观测设备。“这些展板上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包括干旱、雷电大风和寒潮霜冻。”王晓莉介绍道。王晓莉,这位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她的职责不仅仅是研究气象,更致力于将复杂的气象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

绘声绘色 策划多样化科普产品

翻开《四时有节:图说二十四节气》一书,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可爱的小象向读者科普立春的气候特点和主要灾害。“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气象灾害、养生常识等,帮助读者了解生产生活和节气的关系。”王晓莉介绍。从事气象科普工作10多年,王晓莉原创科普作品118期、科普文章125篇,主编6本气象科普图书。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科普短视频创作者纷纷涌入市场。如何抓住短视频的热潮进行气象科普?王晓莉认为科普作品讲求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除了常规的气象科普产品策划与制作外,成系列的气象科普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专题气象科普作品,比如二十四节气系列、生活中的气象常识系列、气象灾害防御系列等等。二是结合气象热点进行创作,比如前不久大家关注的冻雨、冰雹以及气候条件对花期的影响、气象与运动的关系等等。”这些气象科普作品会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从而扩大气象科普的覆盖面。

1712110108617007575.png

从事气象科普工作涉及的人群层次丰富,从耄耋老人到懵懂儿童,从城市青年到乡村农民。面对不同的人群王晓莉有自己的一套“科普经”。面对学生时,科普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形式上要浅显易懂;面对农民时,则可以围绕农民所关注的热点展开,比如气象气候条件对农事的影响,在语言上更接地气。“科普作品要尽可能的深入浅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老百姓才容易接受。”王晓莉总结。

她先后6次被湖北省科协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策划制作的科普作品屡获全国、全省科普作品大赛奖。

640.jpg

凝心聚力 打造气象科普活动品牌

“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吗?”在南望山小学的教室里王晓莉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趟生动的气象科普课。课堂上,她带领孩子一起学习二十四节气中的气象知识,讲解关于雷电、高温、大风等预警信号的特征及防范,小朋友们争抢着回答问题。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王晓莉的心中十分感慨。

十年来,王晓莉的科普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她带领团队扎根一线,走进了39所学校、26个社区、18个乡镇,开展了上千场科普活动。她常常会去未成年人管教所、女子劳教所、聋哑学校、深度贫困村等特殊场所开展科普,为孩子送去科普知识,也为他们带去温暖。“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未成年人管教所,给孩子们讲了一堂气象科普课。结束后,一个小女孩儿给我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五个字:老师,谢谢您!”王晓莉回忆道,“我当时看到纸条以后非常感动。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普通,但是能给孩子们带去帮助,哪怕能让一个人受益,我都会觉得非常值得。”

除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王晓莉及其团队也会面向社区居民、农民等重点人群打造一批特色科普活动品牌。例如在气象部门一线,组织一批专家、资深编导以及主持人,形成科普大使队伍,与老百姓面对面,深入浅出的为他们讲解气象科普知识。此外,王晓莉牵头打造的气象科普荆楚行活动,走进全省各地,利用移动科普设备、科普挂图、游戏互动等形式对群众进行科普。

王晓莉用爱和热情,打造了一个个气象科普品牌,她的付出让更多人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温暖。

745ed95972376f870bd400471661ee40.png

谋划布局 储备气象科普志愿人才

2021年,因部门调动,王晓莉的工作从在科普一线组织活动变得更侧重于组织和管理,主要围绕气象科普的未来发展、科普基地建设等方面谋划布局。她主笔了《湖北省气象局湖北省科协关于推进全域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等8项科普类规划。现如今湖北省已有5个地市被列为试点地市,全域气象科普工作得到落地。“在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方面,出台了《湖北省气象部门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多项文件,重点对基地的建设标准以及考核标准进行规范。2022年,湖北省有22家基地成功获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建设取得一定的实效。”王晓莉说。

不仅如此,王晓莉还牵头成立逾100人的湖北气象科普志愿者联盟。王晓莉及其团队会对志愿者进行不定期培训,并组织他们参加气象科普活动。随着科普志愿团队的不断壮大,成立了省市县三级的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我们平时借助小程序对队伍进行管理。队伍成员也可以自己创建队伍、发布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王晓莉介绍。

640 (2).png

谈及今后工作规划,王晓莉希望在科普管理服务上继续深耕,让科普政策能落地见效。其次,她希望能更多地原创具有本土特色的气象科普活动、作品,助力我省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传播科学、传承责任、传递爱心、科普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王晓莉希望广大科普工作者,能为科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