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科协  >  黄冈市科协
黄冈市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
2017-05-31 00:00|文章来源:

奋力创新争先,勇攀科技高峰

黄冈市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发言摘录

在5月30日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26日,黄冈市举办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来自全市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市直单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畅谈黄冈创新驱动发展新举措、新成就,共商科技创新发展大计。

大家纷纷表示: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科技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争做科技攻关的探索者、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科学文明的传播者。

现摘录代表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老科技工作者代表 易茂先:愿做科普工作的老黄牛

我出身农家,是在农村的摸爬滚打中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的。从青年时期开始接触农林牧,并将所学科技知识传播给身边的农民朋友,这算是我科普工作的起源,这些科学知识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所以我无限热爱科普工作,可以说科普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退休后,我常常随身携带一把剪刀、一套资料、一张名片,奔走在田间地头,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服务精准扶贫。我自编农业科技知识资料,每到一处讲课,只要农民需要,就免费赠送。针对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低,不知怎样教育孩子,我还开设家长课堂等。

在科普的道路上,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技,深入生活实际,增加科普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关注农业名特优产业发展,总结经验,积累知识。三是学习网络,利用网络科普。通过网络,我建立各种QQ群,如药材群、养蜂群、蔬菜群及防骗群等。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科普的道路上,我愿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科普工作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黄冈市委副秘书长 彭志伟:肩负起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市科协、市科技局特组织这次座谈会,很有意义。我代表市委,对各位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节日的问候。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设立科技工作者日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科技工作者担当使命、精忠报国的重要举措。

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立足岗位,强化责任,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科技局是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服务工作是两个部门的共同职责。两部门要把政治引领贯穿科技工作始终,优化服务机制,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大舞台,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奋力开拓,肩负起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黄冈市科技局局长 胡华: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黄冈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

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2011年的28家增至185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629项;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6.81亿元,占GDP比重9.09%,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跻身“十亿”俱乐部。五年来,申请专利12050件,每年科技创新成果达100件以上。市校合作、千企联百校等工作已建立长效机制;一批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民生福祉,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实现造福于民。

去年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科技工作者日的设立,进一步鼓励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创新报国。

如今,我市重视科技工作者、关心科技工作者的氛围正在形成,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土壤,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市科技局将继续服务好广大科技者,希望科技工作者用创新践行使命,继续前行,不负众望,共同书写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成绩,助力黄冈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行星传动公司总经理 吴俊峰:把“中国制造”销往世界

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超低侧隙行星齿轮减速机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全球动力传动领域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近年来,企业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增加有效供给,瞄准行业增长点,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打破国外垄断,抢占制高点,成为行业标杆。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8000多万元,建立了80多人的技术研究院,新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公司自主研制开发行星齿轮减速机系列产品28项,31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技术被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先后成功开发了超低侧隙行星齿轮减速器、PL系列行星齿轮减速机、PGL系列高精度行星减速器等,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格局,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科峰产品在机器人、雷达、航天发射平台等高精尖领域,夺回了大部分过去被国外产品占领的高端产品市场。2016年成功推出谐波减速机,彻底改变大多数市场份额都被日本企业占据的格局。

2017年,公司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在国外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参与国际制造企业同台竞争,把“中国制造”销售到世界制造强国中去。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涂军明:科技支撑强农梦

5月30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有幸作为省科协九大代表参加全国科技三会。这次会议吹响了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这是一次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鼓舞。

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早日改变单位和全市农业的落后面貌,我和团队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先后选育出金优12、金优38等12个水稻新品种,我们自主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在全国累积推广面积达30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0多亿元。黄冈农科人以一粒粒金种子撑起“鄂东粮仓”的黄冈担当。

科技创新,服务为民。为了让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惠及百姓,我们在黄冈各地建设样板示范基地30多个,每年举办各类培训40多场次,培训新型农民和技术员3000多人,发放科技资料5000多份,免费接待来示范园区参观学习的市民和青少年3000余人。我们还通过农技110、微信等各种现代媒体,开展农业科普。据统计,我们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竭尽所能,引领团队夯实科研基础,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为助推我市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贡献力量。

黄梅科普达公司总工程师 李得志:科技事业成就精彩人生

2009年初,我结识了科普达公司董事长柯斌。作为线缆材料职业人,我开始关注科普达公司,2012年初我加入了黄梅县小池镇科普达公司。

三年来,我和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先后研发了高阻燃、高硬度、4G无卤紧套型等多品种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料、ADSS光缆抗电痕专用聚乙烯护套料、环保型防蚁防鼠尼龙护套料等多种新产品。科普达公司由创建初期的单一聚乙烯光缆护套料产品发展为现在拥有7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走创新发展之路,已经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6年12月,我公司被推选为中国通信光电缆材料技术与市场论坛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我来科普达之前是在上海一家材料企业工作,放弃大城市工作,来到小池这个小城镇,是因为我看到了科普达作为创新创业的闪光精神。现在,科普达已是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创新型企业,成为黄冈市百强企业第25名,正在冲刺新三板,我也荣幸地成为科普达公司股东。扎根科技事业,成就了自己人生的精彩。

成都彩虹电器(集团)中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毅: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自今天起,每年的5月30日,被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工作中所作贡献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科技工作者“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理想与信念!

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我们企业,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推进产品和企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唯有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近年来,彩虹中南公司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将技术需求与对口专家进行对接,2015年,与武汉工程大学签订了“液体药物均匀泵送用芯棒材料的研究”技术开发合同,目前技术已在生产中应用;2016年,公司提出的线香自动生产线,缓释技术在驱蚊产品上的运用等四个技术需求,已在与对应高校专家进行探讨合作。目前,公司通过校企合作,累计完成了新产品开发和技改项目2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企业越创新越幸运,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黄冈鸣利来公司总经理 汪学军:下好创新先手棋

作为一名一线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就是自己的一份责任,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在创新上下先手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我公司发展之初,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处于中等水平,钻头在铁矿的平均米道只有300-400米,市场竞争力差,经过解剖分析,找到钻头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工艺技术。

为此,我们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武汉理工大学——湖北鸣利来冶金矿用钻具工程技术中心”,共同研发了牙爪和牙轮的特殊热处理新工艺,彻底解决了产品质量提升的瓶颈,产品在铁矿的钻孔米道由原来的300~400米提高到1000多米。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智利、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同时公司在智利、秘鲁、南非成立了销售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现在有100多种适合各种地质岩层的精细化钻头,打造了矿用牙轮钻头的沃尔玛超市。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达35%以上。今年,我们又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合作,进行牙轮顶管机的创新研发,这个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黄冈市医学会 刘晓:倾心服务医学科技工作者

黄冈市医学会于2002年从原黄冈市卫生局剥离,独立设置的社团法人单位,以服务学会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黄冈卫生事业发展为己任。现拥有团体会员单位370余个、专业委员会27个、个人会员13000余人,已成为黄冈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近年来,黄冈市医学会以创新学会服务模式为主旨,围绕我市当前卫生计生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服务于医务工作者需求,让医务工作者满意;服务于群众健康,让人民群众满意。并确立了学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大学会”的战略构想奠定理论、战略与发展的基础。

创新服务,助推学会跨越发展。抓好学术交流,提升医学科研能力。依托互联网,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与创新。

敢于担当,积极承接政府职能。抓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及职业病鉴定工作,切实维护各方权益;医师定期考核,加强医师执业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点专科评审,助力医院上台阶。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郑永良:创新驱动黄冈绿色发展

我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生物修复研究。我结合个人科技工作谈点体会和感受。

依靠人才和科技优势守住黄冈的绿水青山。我曾对黄冈江堤边棉地里土样进行长达6年实验,分离得到了高效农药降解菌,并克隆出降解酶基因,构建了高效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

环境污染要“防”“治”并重,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过对我市印染废水处理调查分析后,首次提出微生物同步脱色脱氮协同治理印染废水新思路。同时,针对经济林中大量使用农药除草剂的问题,我召集了10位博士开展科技攻关研究,该课题将推动我市板栗绿色种植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积极申报高级别的研究项目。“立地”,就是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解决发展实践中大量的科技问题,特别是面向“三农”,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

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希望各级政府能提供更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让科技工作者立足黄冈,安居黄冈,乐业黄冈。

黄冈职院科协 蔡新职:当好搭台引路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协自成立以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知心交心心连心。学校科协对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做好服务工作。学校科技工作者胡池恩、南东求两位老师,不熟悉科研项目申报和著作出版事宜,学校科协帮助其申报科研项目,出版书籍。

铺路搭桥助创新。多方联系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推进学术讲坛进学校、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举荐加压促成长。坚持开展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活动。目前,学校有黄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6人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被评为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与此同时,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以导师带徒、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早日成才。

优质服务显成效。近5年,学校科技工作者中有3人担任科技特派员,湖北“农技110”首席专家1人,十佳专家1人,32人分别担任湖北省农业科技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已探索出“围绕一个带头人,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专业,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智力支持新路。

黄冈市科协主席 胡建伟: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5月30日是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按照中国科协下发关于庆祝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重点宣传我市科技事业的伟大成就,弘扬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激发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自信,营造尊重科技工作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希望全市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意义,牢记科技工作者的使命责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科技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加大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共同为黄冈的创新创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推进科协系统改革,积极搭建服务新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展示新作为;广泛开展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上展示新作为;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上展示新作为;为黄冈加快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