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企业力量 共促创新发展
—— 全省园区科协典型案例巡礼一
园区作为企业生产和科技研发的主要载体,科技工作者密集,科技资源丰富,汇聚了人才、产业、资金、技术等众多创新驱动发展要素,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在园区开展科学普及、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人才托举、平台建设、创新服务等系列活动,将有利于把更多创新要素引入园区,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省现有园区科协42家。今年6月,中国科协在全国开展园区科协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经市州科协推荐,省科协审核,我们推选了全省10个园区科协典型案例,拟分两期进行宣传。第一期展示5个案例,供参考学习。
【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协案例】 建立“联络员+服务专员+辅导员+创业导师”“四员”服务体系,围绕企业“6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低碳化、轻量化、小型化)和“6需”(技术研究、工艺研究、设计研究、材料研究、实验研究、人才引进),主动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建立需求信息库,分配服务专员全流程持续跟进对接服务。搭建科技信息检索服务平台,集成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的中试服务提供专利、标准等科技文献信息查询、检索、分析服务,为企业技术研发中试提供信息支撑。
邀请高校院所专家与园区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对接会,开展孵化服务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举办了“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武汉·江岸站),“科创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江岸)园区行,江岸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科技工作者之家揭牌仪式等系列活动。
【武汉市工科院科技园孵化器科协案例】 搭建“武汉市工科院信息服务平台”,为协会内企业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的共享服务。联合协会内企业建设“数字孪生应用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研究中心”、“智慧校园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等多个人智慧应用场景研究中心,探索并实践了“企业一线出题、院企共筹资金、创新成果共享”的科技创新机制,每年联合申报科研项目20余项,有效满足了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联合智慧城市领域龙头企业“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搭建600平方的智慧城市展厅,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领域全方位展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和协会内企业科技成果,为协会内企业提供生动的数字化应用展示场景和科普平台。
【武汉市青山区化工园区企业联合科协案例】 开创性地构建了“服务”与“指导”并行的“双轨驱动”服务模式,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专家科创工作站等工作平台,组建科创专家服务团、科技志愿服务队等服务组织,深入企业核心,洞察企业真实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近三年,引进项目18个,有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同时,积极构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的战略联盟,编织一张紧密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从而显著增强科协的服务效能。协会开展了“科创青山”专家行,中韩石化“公众开放日”、“科学开放实验室”、院士讲坛等系列活动,有效搭建了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桥梁。去年参与了全球首次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今年,将启动首届“武创源”国际光化学及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大赛。
【江夏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园区企业科协联合会案例】 秉承四项工作原则,即加强对科技人员的人文关怀,努力为科技人员成长办实事;加大科研学术的交流,着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助推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努力发挥枢纽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集。
在科协积极推动下,武汉瑞科美公司成立“程时杰院士工作室”,武锅阀门公司连续3年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北区域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大奖,久安药业、朗涤环保、中铁科工等企业先后成立“武汉市科创专家工作站”,近十家企业获得武汉市创新驱动项目。推动武汉普生药业公司建设“普生创艺园”,通过非遗工作室、艺术空间展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成功地将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和大健康知识普及到广大公众中,显著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协案例】 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双创”服务平台“四位一体”创新平台体系,与60多家高校建立了常态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培育企业研发平台。依托学会和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通过企业点单、学会搭台、专家助力方式,推动攻克了一批企业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
围绕“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助推武汉大学在开发区成立了黄石电子信息研究中心,形成“G60低轨道通信”“碳数据碳计量”“光伏储能充电”等一批新质生产力技术。推动湖北宝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力促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周远院士续签《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书》,帮助企业申请技术专利28项,获得授权专利19项。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