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协动态
致敬“荆楚科技工作者” | 郭萍萍:“焊”出核心技术
2024-10-29 15:46|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调宣部、武汉科技报

编者按:在荆楚大地科技战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将个人理想融入科学发展需要,在前沿领域和基础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或埋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与疾病较量,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或把科学讲成故事,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他们兢兢业业,始终响应和践行着新时代的召唤,弘扬着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近日,为进一步宣传好科学家精神,讲好湖北科技工作者的鲜活故事,引领全省科技工作者跃马扬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湖北省科协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开展2024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展示活动,委托武汉科技报深入采访一批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并推出相关专栏,讲述他们潜心科技攻关、勇攀高峰的动人故事。

55cef0ed1b9908e9e58d73b48863749a_1729821789337048283.png

致敬“荆楚科技工作者” | 郭萍萍:“焊”出核心技术

“好的焊接工艺设计必须对现场工况了如指掌、来源于实际,而不是坐在电脑旁凭空想象出来的。”作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昌造船”)的一位女性焊接专家,郭萍萍长期奋战在国防建设一线。

在桥梁焊领域奋战的近20年里,郭萍萍主持并参与了国拨及自立科研项目十余个,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形成专业技术总结20余篇。郭萍萍先后荣获中船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钢结构协会及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湖北省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武汉英才”等称号。

近日,郭萍萍荣获2024“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继续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努力前行,为强军报国事业和武昌造船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旧相融  推进多项焊接技术稳步前进

作为焊接技术负责人,郭萍萍带领团队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沌口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深中通道等十余座国内特大钢桥项目焊接工艺设计,在建造中积极推进多项“四新”工程应用。

2012年承接世界工程港珠澳大桥CB02合同段时,她率领团队完成了国内第一条钢桥板单元自动生产线的焊接工艺研发,焊接效率提升3倍以上、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2016年,她参与研发桥面板U肋结构的专用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检测技术等双面焊接成套技术,并首次在沌口长江大桥上实现工程应用,解决了U肋内焊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2019年建成的杨泗港长江大桥,以全桥焊接工艺优化设计及提升工厂建造完整性管理,仅用时2个月完成用钢量4.9万余吨的主体结构桥位施工,实现了最快桥位建造速度。

2023年,面临多艘产品开工在即和困扰业界的双相不锈钢焊接质量提升问题,郭萍萍从其导热性差、工艺窗口小的难点入手破解。通过焊接坡口设计及熔深效果对比,寻找坡口角度、熔透深度、焊接效率三要素间的匹配关系,选取阶梯型焊接参数经验工艺,反复对比试验,寻找焊接工艺边界。

郭萍萍打破原有运行模式,在试验室焊接工艺试验结束后,增设制造单位现场模拟工程应用验证,多层次检验工艺的可靠性。在其带领下,团队成员不厌其烦、反复“折腾”,最终研究出一种降低加工及装配精度要求、免清根、质量一致性高的拼板焊接工艺。这些新工艺及国产化焊材已在多型化学品船项目中全面推广。

不改初心“焊”出最绚烂的花

新工艺的开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复制粘贴传统工艺来简单移植,它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更需要有坚毅的品质。

某重点产品建造中,郭萍萍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完成小口径不锈钢管从内侧焊接实现全位置、全焊透自动焊的研究工作,而100%的一次合格率要求意味着没有返修的余地,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研究中最大的考验是解决小口径管内焊接位置的可达性及多区焊接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问题。调整坡口不行、改变焊材规格不行,改变焊接参数不行……400多组试验中,团队成员把能想到的方法都尝试过,但是缺陷依然存在,稳定焊接还是无法实现。

长时间的质量波动、工艺反复,团队有人开始动摇了,依托项目组建的团队也遭受外界质疑。距离项目截止时间越来越近,设备采购、工装制造、焊接试验等各项花费近八成,可科研进展不足20%。面对团队成员,郭萍萍总是鼓励大家:“我们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现在把所有的问题都遇到了,等正式施工我们就不会抓瞎了”。

其实,看着“成堆不合格”的试样,郭萍萍内心最为焦急,甚至有那么一刻她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方向错了。可开工没有回头剑!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一个一个尺寸精度复验,一个一个施工记录核查,一个一个参数对照分析,跳出焊接专业局限,找质量、设备、设计等各领域的专家会诊、咨询专业意见,最终发现问题根源在设备与工件不同心。针对问题,她和团队简化工装设计、减少累计误差,最终这项颇费周折的艰巨任务得以按时完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工作服上火花飞溅的痕迹,诉说着郭萍萍的艰辛。近20年的不懈奋斗,诠释了一名焊接技术人员,在钢铁与火花中谱写的执着篇章。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