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补短板强功能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2400亿元投资化解“城市病”
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根据9月11日发布的《湖北省城市补短板强功能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未来3年我省将实施148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409.81亿元,以补齐补强城市功能短板,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城市补短板强功能工程是湖北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之一。根据方案,3年内,全省所有县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9%以上,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达70%以上;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武汉、襄阳、宜昌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设区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完工5000个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
9月11日,我省发布了《湖北省城市补短板强功能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拟用3年时间打造湖北城市生活的“升级版”。(周三春)
我省打造城市生活“升级版”
八方面“对症下药”
根据方案,我省补齐补强城市功能短板,重点在八方面“对症下药”。
城市老旧小区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背街小巷卫生环境堪忧是老大难。方案透露,在补老旧城区短板方面,我省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已谋划项目396个。到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开工7500个以上,完工5000个以上。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在排水防涝方面,我省将在城市新项目中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3年内全省设区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其他城市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要求,易涝点整治全部完成。
污水收集处理方面。着力解决污水收集、处理两头难,推进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污泥处理处置、黑臭水体治理,全省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到60%以上。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着力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题。通过3年建设,力争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达70%以上。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设区城市具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供水供气方面,解决城市供水供气设施能力不足、管网老旧、供水管网漏损率高等问题,将实施老旧供水供气管网改造、城市燃气储备调峰设施、城市集中供暖及管网设施等重点项目,到2022年底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要求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避免“马路拉链”。根据方案,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廊覆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三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50公里以上。
在道路交通方面,着力解决城市路网密度不足、微循环不畅通、公共停车设施不足等问题,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要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
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3年内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一场两馆”(一个标准体育场、一个不少于3000座体育馆、一个游泳馆)标准。
强化责任保目标
如何确保3年补短板强功能工程如期完成?
据透露,全省各地共谋划补短板项目1484个,估算总投资2409.81亿元。今年10月前,我省将再次梳理重大项目,抓紧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年10月前,加快申报发行一般债和专项债,争取国家预算投资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2022年底,我省将组织项目验收,对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作为保障措施,我省将搭建城市补短板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对入库项目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排名;根据进度情况,安排债券资金。据介绍,省住建厅已与国开行湖北省分行、建行湖北分行等多家银行签订协议,安排授信额度4000亿元。省住建厅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审批。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