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荆楚大地科技战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将个人理想融入科学发展需要,在前沿领域和基础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或埋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与疾病较量,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或把科学讲成故事,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他们兢兢业业,始终响应和践行着新时代的召唤,弘扬着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近日,为进一步宣传好科学家精神,讲好湖北科技工作者的鲜活故事,引领全省科技工作者跃马扬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湖北省科协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开展2024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展示活动,委托武汉科技报深入采访一批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并推出相关专栏,讲述他们潜心科技攻关、勇攀高峰的动人故事。
以科技点亮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祝伟
武汉科技报讯(记者 张宇驰)重症医学科,一个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收治的都是极其危重的患者;重症医学科,又是一个离希望更近的地方,这里让很多人重获新生……2024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祝伟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带领团队围绕病理生理机制、多组学研究、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仁心医者,听他讲述如何点亮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成为守护患者健康平安的坚强后盾。
勇攀科技高峰 做好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转化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此起彼伏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等各种设备的机械声、不时响起的咳嗽声、轻快匆忙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祝伟工作的“主旋律”。
谈起重症监护室里医生最怕什么?脓毒症必定榜上有名。祝伟介绍,脓毒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是一种由于机体对感染过度反应导致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脓毒症患者中,脓毒症脑病的发病率高达70%,而脓毒症脑病的高发病率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脓毒症脑病是当前脓毒症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祝伟带领团队一直以来深耕的领域。
为了进一步明晰脓毒症脑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早期诊断,祝伟带领团队将多组学技术应用于脓毒症脑病研究。他告诉记者,目前关于脓毒症脑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诊断还依赖于排他诊断,导致很多脓毒症脑病患者无法早期识别。因此,脓毒症脑病的早期识别对于脑病的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
祝伟通过蛋白组学研究明确脓毒症脑病的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并结合代谢组学探讨其在脓毒症脑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可能机制。同时,通过影像组学研究探讨功能磁共振在脓毒症脑病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基于多组学研究对脓毒症脑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明确了脓毒症脑病机制研究的靶点和方向。
医工交叉融合 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
医疗领域如何“上新”?医工交叉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医工交叉,全称“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交叉融合”,是科技前沿的深度融合,也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近年来,祝伟带领医院重症医学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借助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与工科基础,解决重症医学科临床所遇到的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
“皮肤损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皮肤完整性受损,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感染,严重时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不仅阻碍伤口愈合,还会增加致命性脓毒症发生的风险,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威胁并导致高额医疗支出。”祝伟团队通过医工交叉联合创新,基于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研发了新一代抗生素复合医用敷料,不仅保留了传统敷料机械强度和物理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将敷料的载药量提高了60多倍,极大增强了敷料的抗菌性能,为降低此类患者创面感染并促进创面愈合发挥重要作用。祝伟告诉记者,该成果今后还可以推广至其他促进伤口愈合、组织工程技术的药物负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搭建医学与工程领域的桥梁,不遗余力地促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这是祝伟一直在工作中坚持践行的做法。他带领团队研究、探索出来的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亦为病患提供了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为重症医生,我们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用我们的专业和温暖,挽救一个个生命和家庭。”祝伟表示,不管是深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还是在医工交叉融合方面积极探索,作为重症医务工作者,最希望的就是能利用前沿研究和先进技术,进一步弄清重症医学中常见的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等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在临床上去探寻更多的治疗方法,更早地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愈后效果进行评估,给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面对重症医学的未知挑战,祝伟带领团队不断攀登着医学科技的高峰。据了解,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1项、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和横向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项。在脓毒症脑病等重症研究领域,他带领团队围绕病理生理机制、多组学研究、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