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助农政策和省、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帮扶,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带领广大农民朋友增收致富。这么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直在我耳边,他说“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进一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反复研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强农惠农35条重点政策,关注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现如今我所着手的项目都来源于惠农政策的帮助。正是党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坚持新发展理念,成就了我的今天。感谢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这些帮助让我做好了五件事。
第一件是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做好精准扶贫。我始终坚持深入参与精准扶贫,我创新打造了“鱼果蔬模式”,为潜江市周边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同时打造生态农业文旅综合体,稳定脱贫成果。2018年,在湖北省科协支持下,潜江市科协邀请26名专家入村培训、入户指导,目前已组织培训30余场,培训农户3000多人,其中贫困户300多人,发放资料万余份。
第二件是引进和技术合作机制。在湖北省科协和潜江市科协的指导下,我成立了湖北满园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省农函大分校),我们协会与潜江市科协于每年5月为全国科技志愿者及潜江周边果农聘请专家、科普员在市内开展科普讲座,将科技农产品图片展示,鱼果蔬模式、蓝莓、桃树、草莓等种植栽培与管理办法进行讲解,获得了一致好评。提供农事咨询265次,深入农户基地指导350多次,散发科技农产品宣传手册万余份。为增加协会的影响力,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基地每年3月底都会举办桃花节,通过赏桃花科普旅游展示科技农产品的方式吸引民众前来,此外协会还通过邀请各中小学生前来果园参观、免费采摘、科普农事,让青少年感受果园生活的同时充分了解果树知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桃花节期间,前来果园观赏、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参观人数多达5万人次,借助果园的科普设施也极大地提升了协会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第三件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我通过自己多年从事农业的实践经验精心研发的“一种桃树大棚栽培与管理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我认为它是早熟桃的革命,能让桃提前20天上市,经济效益更是翻3倍。截至目前已发展果虾2万亩,桃树1.5万亩,以后湖基地为核心,带动了周边4个村共同发展。同时我还带领潜江市果蔬种植技术协会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建立爱心展销区,对困难户无偿提供种苗、人工、物资等帮助,大力支持他们去改造庭院、种花种果,并且引导市民前去消费,让贫困家庭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农家乐,让农民朋友们拥有脱贫致富新动力,打造精准扶贫新亮点。
第四件是搭建农旅平台,加速产业融合。我们合作社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为目标,组织市民开展采摘农事体验,亲近大自然。通过垂钓、烧烤等户外拓展吸引广大城镇居民前来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形成“春天赏花、夏秋采摘、全年农家乐”的三个休闲农业品牌。
第五件是统战聚力乡村振兴。在潜江市统战部、九三学社、潜江市科协大力支持下,我邀请了九三学社一大批专家多次到潜江指导工作。在省委组织部选派下,九三学社湖北省委资环委副主任、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水产科研所魏志宇正高职高工挂职潜江,任科技副总,全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将潜江市“平面水果”生产布局向“立体种养”战略转变,打造“向水下要效益”的“鱼果蔬模式”,推广“两减一节三提升”,“一田三用、鱼果蔬三收、品质安全,改善生态、增殖生境、满眼桃花、伸手摘果、弯腰钓鱼、放飞自我、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示范。截止目前每亩增收两千元,示范带动农户600多户,涉及农田3万亩,探索了一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品质安全、生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做好这五件事对我来说很不容易,它们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我来说都是成长路上的每一步脚印,它深深烙在生命的长河中,而成长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都由经历变成了经验。我希望未来能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率先发展,做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同时也会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努力把果蔬种植技术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一流、立足潜江、辐射江汉平原的科技示范和生态环保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