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众创空间  >  企业创新达人
周国鹏
2024-08-07 15:01|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

周国鹏,男,中共党员,博士。周国鹏教授自2003年以来,一直从事自动化、电气与电子、机械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2008年,博士毕业的周国鹏回到家乡,带着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老师组建的团队,一家家走访咸宁的机电企业,满腔热情地想为企业做点事,也想尝试做一做横向项目。可是企业并不待见,一个月下来两手空空。

2008年3月26日,毫不气馁的周国鹏忘记了自己36岁生日,独自来到老牌企业同发机电“碰运气”。在车间,他发现几个师傅围着机器嘀嘀咕咕,也就凑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柴油发动机启动时发生了故障。从师傅们的口中得知,启动故障时有发生,10年来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周国鹏仔细了解情况后说:“我来帮你们解决好吗?”。老师傅们将信将疑,多年未解决的难题就凭一个外人?还是老成的李师傅说“怎么解决,多少钱解决,多少时间解决?” 。

周国鹏脱口而出:“一个月。”

“一个月能解决我把李字倒着写”。

“解决不了我不姓周。”

01_001.jpg

自此,周国鹏白天到企业了解发动机的设计与生产,晚上就回到实验室计算、论证、设计,工作18小时更是常态。一个月过去没有冒泡,老李不用倒着写“李”字了。两个月过去师傅们见他爱答不理。两个半月,周国鹏鼓搞出一个机器送到了企业。没想到,师傅们看了看就放在了一边。

周国鹏找来技术总工,几乎是祈求的口气“不收一分钱,你们试试吧”。这一试,不仅老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运用到军用发电机上,荣获湖北省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周国鹏可以姓周啰。

李师傅与周国鹏拍手相庆时哈哈大笑:“这个赌打得值!”

01_02 (1).png

数码发电机组汽油机双模式油门控制器

丰硕的成果、精湛的技术、扎实的功底、突出的贡献融为一体,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咸宁机电行业的领军人物,得到了校地各级领导的关爱与重用。在校,他成功建起了省级科研平台“工程技术研究院”,学校党委任命他为正处级常务副院长。市委市政府更是委托他引领本地机电行业的发展。他就牵头组织成立了“咸宁市智能机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以继夜地加强论证,终于将 “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申报成为了国家级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创新型产业集群需要技术作支撑,又是他建成了“湖北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填补咸宁省级产业研究院的空白。为了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助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5月,董事会委任周国鹏为总经理,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不到三年时间,从无到有,他打造了2个国家级、10个省级、4个市级科研平台及项目,汇聚包括院士、千人计划等各类人才147人,成立了8个研发团队,添置了两千万仪器设备,建有4个融中试、熟化、加工、测试、孵化、培训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确立了“高尚、高端、高效;协作、协调、协同”的公司精神,规划了“企业家有科学家解决难题,科学家有企业家转化成果”的发展路径,推进“六中心一平台”建设。

01_03 (1).png

周国鹏在研究院中试车间进行指导

现在,公司不仅是湖北省“优秀研究院”、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团副主席单位,而且公司发展得到了国家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等各级领导高度赞誉,甚至怀书记要在全国推广“咸宁模式”。

二十年间,周国鹏同志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了咸宁所有的232家机电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9个,开发新产品37种,为企业带来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周国鹏同志辛劳的付出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他是咸宁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咸宁市第一、二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咸宁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咸宁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突出人员等等,可周国鹏同志并不满足,他说:我一定要为咸宁机电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努力奋斗。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