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直属单位  >  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  工作动态
创赛40周年:我与创新大赛的故事
2022-07-01 14:44|文章来源: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作者简介:余力生,著名医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言语听觉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完成中国大陆首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荣获2021"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主编、参与编辑专著十余本,担任多个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主编、编委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北京市首批医疗鉴定库成员等。1982年曾获首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小论文三等奖。

 图片1.png

余力生教授(图片源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网新闻报道) 

刚刚收到母校荆州市沙市三中给我的邮件,唤起我很多遥远的美好的回忆。

1978年7月,全家因父亲转业从北方迁到沙市。我那时要上初二,非常希望插班到沙市最好的中学沙市三中就读。插班入学,虽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也不容易。种种原因,入学时数学考得不好,但是我的英语很突出,因为母亲很有远见,小学时就给我请了家教,专门教我英语。非常感谢当时的教导主任,教英语的欧阳鑫老师,是他决定收留了我。

1656657838202062432.png 

余教授提供的创赛40周年祝福视频(截图)

刚从北方到沙市,学习上除了两个地方教材的差异外,最大的困难就是方言问题。比如数学老师讲“三角”,我听成了“三国”,心里奇怪不知道数学为什么要讲“三国”。不过,我很快就克服了方言的困扰。初中的数学老师是陈老师,年轻敬业,在她的悉心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也突飞猛进,期中考试,总成绩排名全班第5名,并成为英语课代表。期末考试总成绩变成全班第一名,而且数学成绩最为突出。“官衔”也升成学习委员。

我5岁上学,虽然当年秋季招生改冬季招生,又从冬季招生改回秋季招生多读了1年,但还是比班上其他同学小1、2岁(1982年高中毕业时16岁)。因此初中阶段,体育成绩不好,班主任力排众议,还是让我当上了三好学生。高中时,还当上了沙市三好标兵。非常感谢沙市三中对我的培养、包容!

 图片3.png

沙市三中三好学生奖状(前排左1是作者)

那时功课不太紧,闲暇时间较多,我又属于精力特别旺盛的那种,特别调皮捣蛋,喜欢“撩贱”。后来据我班同学回忆,班里同学的外号,半数左右都是我给起的。所以,我们初三(3)班班主任,教生物的潘德钰老师就让我做一些课外的生物实践,制作了一个能够显示人体解剖系统的教具,至今想起来还挺有意思。就是在一个塑料制作的人体内部,装上一串小灯泡,从口腔、食道、胃、肠道,每到一处,灯就可以亮起来,这样可以形象的显示整个消化系统。《青少年近视眼形成原因的初步调查》应该也是那个时间写的。这个课题即使是目前也是热门话题。当年潘老师已经注意到中小学生户外运动少、教室照明不足、桌椅的高矮可能与近视眼的形成有关。所以潘老师带领我们课外生物小组对一些学校、教室进行实地测量,得出的一些初步数据,完成了这篇《青少年近视眼形成原因的初步调查》。我们国家在度过了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初级阶段后,创新是现在的迫切需求,而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后来本科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部)。之后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现在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与家庭影响、中学时期兴趣的培养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年的沙市,是国内最有活力的中小城市之一,市容整洁。多个产品如活力28,沙松电冰箱、鸳鸯牌保温杯等,国内知名。沙市三中,是沙市最好的中学,有多名特级教师如我的班主任,数学老师褚雪江,教物理的胡良栋,教英语的张翥天老师等。还有教语文的程永禧等,水平也很高。高考前,褚老师在教室黑板上写了10道题,让全班同学牢记,结果,居然压对了三道半题。三中老师的实力可见一斑。我做难题能力较强,但是粗枝大叶,有时在计算方面会犯低级错误。所以,褚老师特别叮嘱我,把一本习题集看两遍并牢记。拿到试题后,也不要着急,仔细看两遍再答题。结果高考数学考了100分,其中,很大功劳应当属于褚老师。高考最后1天结束后,老师花钱给我们买冰棍,想想真是感动。

我1982年从沙市三中毕业,至今一晃40年了。我现在也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培养博士研究生数十名,深知教育的不易和重要。教育不仅是个人,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这一代人,与父母相比,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恢复高考后,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又很早出国深造。见证了祖国繁荣强大的过程,从60--70年代的饥饿状态,到已经实现的小康,正在逐渐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正是开发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之人的基本保证。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而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创新,引领社会发展。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在于教育,在与启发创新思维。多读书,多出学,多与已经成功的人士多交流,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年过半百,才意识到,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是遇见好的老师,这样才能提高时间效率,少走弯路,甚至弯道超车。我很幸运,中学、大学、研究生、还有工作时都遇到了特别优秀的老师,正是他们的教诲,我才能有今天,尽管不是院士,也不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我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今生无悔。

饮水思源,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对我的宽容。也期盼母校有更好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造福社会!

 图片4.png

沙市三中初三班毕业合影

(前排左四是班主任,生物老师潘德钰;第三排右一是作者)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