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黄瓜长得比普通品种更粗壮,原来它们可是去过太空的‘种子选手’!” 近日,随州市曾都区洛阳小学 “耕读乐园” 劳动实践基地迎来一场特殊的丰收 —— 由曾都区科协提供的太空种子培育的蔬菜迎来采摘季。 长豆角、太空黄瓜、航天青椒等带着 “宇宙基因” 的果蔬批量成熟,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体验 “摘星揽月” 的科技乐趣,让劳动教育与航天科技奇妙邂逅。
由曾都区科协为学校提供的经过太空诱变育种的特殊种子,曾搭载航天器在太空微重力、高辐射环境中 “旅行”,返回地面后经科研人员筛选培育,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我们班认领的太空青椒,结果期比课本里说的提前了一周!” 采摘现场,同学们兴奋地分享。从播种到采收,学生们不仅全程参与浇水、施肥等农事劳动,更化身为“科学记录员”,用表格记录植物生长周期、果实特征等数据。学校将劳动实践与科学课程结合,形成独特的 “耕读 + 科技” 教育模式。
“让太空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是科协推动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融合的创新尝试。”曾都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更通过 “种植 — 观察 — 收获 — 食用” 的完整链条,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未来,曾都区科协将继续与学校合作,开展太空种子种植挑战赛、航天科普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泥土与星空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收获成长的力量。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