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站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依托专家工作站,吸引高端人才入驻,与海外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海智(离岸创新)工作站。聘请10余名国内外专家为顾问,建立了博士、硕士、学士三级研发团队。深化合作交流,促进成果转化,建立中试基地,每年投入千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在知识产权的积累和运用方面,公司结合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抓好专利的开发、申报与管理,建立了一整套融专利工作于产品开发之中的操作流程,强化专利保护力度,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了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兽药研发、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工站于2014年4月获批建站,先后与武汉大学胡先明、武汉轻工大学邱银生签订专家合作协议。建站以来,先后完成中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级科技创新重大专项5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3项,参与编制国家技术标准2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8件。
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内生动力
工作站始终坚持人才第一战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由公司工高级工程师、董事长彭要武牵头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2名技术副总田文敬、叶青分别坐镇马口园区生产基地和武汉研发中心,依托专家工作站,吸引了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入驻,还先后与美籍华人李卫星博士、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授宋雪清等海外专家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海智(离岸创新)工作站,聘请10余名国内外专家为顾问,建立了博士、硕士、学士三级研发团队,技术中心现有技术人员84人,专职研发人员52人,2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
深化合作交流,促进成果转化
自建站以来,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中试基地,每年投入千万元用于产品研发。还与国际知名的药明康德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项目合作,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其中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级科技创新重大专项5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3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编制了2项国家技术标准。
强化专利保护,推进产业发展
在知识产权的积累和运用方面,公司结合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抓好专利的开发、申报与管理,建立了一整套融专利工作于产品开发之中的操作流程;在产品开发立项前,进行技术水平和专利侵权两方面的专利文献检索,规避竞争对手专利,打破技术垄断,抢占市场;对产品开发的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并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核心技术或产品构筑专利保护网,强化专利保护力度。
队伍建设优中向优
建站以来,公司以专家工作站为平台,不断拓展其招才引智功能,密切与国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的横向联系,以团队项目化、班组课题化的方式,纵向加强企业自身科研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技术中心现有科研技术人员84人,相较之前环比增长55.5%,其中1人入选省科技厅科技专家库高端专家,3人获“2021年黄冈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1人获评“黄冈市民营企业优秀青年人才”,1人获评“武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公司董事长彭要武为医药化工高级工程师,2021年度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产品结构提档升级
建站以来,公司依托专家工作站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科技成果实施成果转化。公司年产销兽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3000余吨,年销售收入1.5亿余元,年利税4000余万元,创汇600万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60%以上。单就非泼罗尼为例,其纯度达到99.5%,高于98%的国家标准,国内每公斤售价2000到4000元,2023年产销约2吨,在市场同等动物原料药中颇具竞争力。
科技支撑焕发新生
建站以来,公司以专家工作站为桥梁纽带,密切与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中国化工学会等高校学会、专家教授交流合作,以技术革新、产品创新为目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累计拥有知识产权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18件,其中,《氟苯尼考的合成方法》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并已在申请国美国、欧盟、印度、墨西哥、巴西、智利全部授权。相关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为公司长远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