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对话院士”活动武汉西藏中学专场举行
“高院士,您好!请问在西藏建桥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请问新质生产力将怎样促进桥梁事业的发展?”
“高院士,我来自西藏山南乃东,想要成为和您一样的桥梁工程师,建设新西藏,我该如何努力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2024年武汉市“少年对话院士”首场活动在武汉西藏中学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以“格桑花开 桥见未来”为题为线上线下三万余名西藏各族学生开讲,并与武汉西藏中学、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中学、重庆西藏中学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等6校学生展开对话,西藏自治区学校代表以及全国100余个内地西藏班(校)集中收看了本次活动。
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卢元江,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庄辉锦,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刘志武,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朱俊,市民宗委民族工作处一级调研员胡中秋,及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武汉市科协、武汉市教育局、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整场活动分为走近院士、院士开讲、对话院士和致敬院士四个环节,通过宣传短片、主题演讲、现场对话、视频连线、情景歌舞等多种形式展开。
在“走近院士”环节,拉萨融媒记者格桑卓嘎通过视频连线介绍了由高宗余院士团队所在的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参与建造的拉萨河特大桥。青藏铁路拉萨西信号工区负责人李金告诉大家,拉萨河特大桥是进出西藏的重要交通枢纽,自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7年以来,累计运送旅客2.85亿人次,运送货物8.5亿吨。格桑卓嘎说,拉萨河特大桥的建成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不仅缩短了地区间的交通时间、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交流,她向高院士以及大桥建设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院士开讲”环节,高院士以自己主持参与设计建设的拉萨河特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四座桥梁为例,生动讲述了我国桥梁建设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以一座座桥梁筑起一条条连心路、腾飞路和幸福路的故事。“2006年通车的拉萨河大桥,是拉萨河上的首座铁路桥,贯通了青藏铁路;2009年通车的武汉天兴洲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高铁桥,连通了大江南北;2020年通车的沪苏通公铁大桥跨度超千米,融通了上海、苏州和南通;同样在2020年通车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一桥三十多里,架起海峡天路。”高院士勉励同学们,要将青春融入祖国人民需要,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建设做贡献。
在“对话院士”环节,同学们奇思妙问不断,高院士精彩妙答迭出。
“我看到武汉长江大桥有8个桥墩,而我们学校旁边的天兴洲大桥却只有2个桥塔,请问您,同样是大桥,2个桥塔是怎么承受8个桥墩的重量的?”“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桥梁建设中融合‘绿色低碳’理念,从而推动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呢?”高院士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在“致敬院士”环节,各校同学以及武汉西藏中学四位校友分别与现场连线。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中学是武汉市于2018年9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改造的一所中学,八年级学生米玛卓玛对高院士说,我衷心欢迎您能再来西藏,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和变化,我将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桥梁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重庆西藏中学学生文景诚说,桥梁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而是鲜活且有温度的民族团结纽带,请高院士放心,我们一定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担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随后,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贡秋扎西,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昌都市卡若区二中党总支书记泽西卓玛,那曲市申扎县雄梅片区管委会主任白玛次巴先后与现场连线。贡秋扎西深情地告诉大家,自己是第二届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母校的培育之恩,老师们的教育之恩永生铭记,他真诚邀请高院士和学弟学妹们到西藏大学做客,一同建设美丽西藏,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
最后,武汉西藏中学党总支书记黄宝源代表学校致辞,他说,今天的活动非常难得,非常有意义,高院士深厚的家国情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刻苦学习,为建设美丽新西藏、为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活动在武汉西藏中学学生表演的藏族歌舞《哈达》中激情落幕。
“少年对话院士”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教育局主办,本期活动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联办,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协办。“少年对话院士”活动是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重点打造的江城科普系列品牌《江城科学讲堂》的创新形式,通过与武汉市教育局合作,邀请两院院士走进中小学,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