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扎根基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科学知识;他们投身科研,以实际行动诠释科学精神;他们创新传播方式,让科普插上“翅膀”惠及更多人群……他们是湖北省科普工作的先进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
为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科普工作者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在科普工作中不断作出新的成绩,湖北省科协特策划推出“第六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代表风采”宣传活动,委托武汉科技报深度挖掘并集中展现一批先进代表人物,讲述他们扎根一线潜心科普,做出突出贡献的动人故事。
坚守初心,点亮乡村孩子的科技梦——专访湖北省第六届科普先进工作者汪家望
扎根乡村教育三十余载,汪家望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认真勤劳的态度浇灌着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他拥有多重身份,既是随州市净明小学的科学教师和科技社团的创始人,也是小学“种子课程”发起人与科技辅导员,还是随县科普教育联合体的主要负责人。
今年1月,他获得了省人民政府“科普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他的科普之路,是对乡村科普教育不懈追求的生动诠释。
坚守初心:播撒自然科学的“种子”
1993年,汪家望走上教师岗位,出乎意料的是,他最初是位体育老师,乍一看似乎与科创科普关联不大。他解释说;“那个时候乡村小学师资力量不如现在丰富,有时一个老师要教两门不同的课。因为体育也与人体生理健康知识相关,和自然课(以前的叫法)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于是我就意外又说得通地成了科学老师。”
然而,当时乡村学校的物质条件极为有限,教学楼晚上甚至都没有电力提供,更别说提供实验室和实验器材给学生了。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没有退缩,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开展活动,进行“变废为宝”的创新创意大赛,将绿色发展的科学思想与劳动实践联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他们将废弃的瓶瓶罐罐改造成坦克、花盆,种上农作物和花草,建设绿色校园。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同学在种植物时,发现同一种植物,有的人养得好,有的人养得却死掉了,于是纷纷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尽管这些行为举动起初没有得到家长和学校的理解与重视,汪家望仍坚持带着学生们探究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科学现象。这样默默无闻地、悄无声息地做着,一做就是16年。
科技创新:“种子”课程茁壮成长
2012年,随州市举办第一届青少年科技节,汪家望组织动员同学们参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观察,发现身边的学问,在“日常”中做出“创新”,悉心对同学的思想灵感进行记录并与其探讨实现的可能性。
一个同学关注到父母每天给鸡苗上水,水多水少都不行,很麻烦,于是想发明一种自动上水装置,为父母减轻负担。他和同学一起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反复试验,最终用矿泉水瓶与导管制作出简易装置。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动上水器》作品获得了市级一等奖,这对于只有16名教师、300余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来说无疑是个大消息。学生们知道后,纷纷讨论:“什么是科技?什么是创新?科技创新离我们的生活真的有那么远吗?”
汪家望因势利导,在追问中坚定激发同学们的科技梦、创新梦,之前的科学兴趣小组也顺势成为校园的第一个“科技社团”。2013年,他辅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一种自然捕鼠器》获得国家专利,这在小小的县城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随州市、随县科协的高度关注。
“怎样才能在全校学生心中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让全校的学生热爱科技,学习科普?”汪家望如是询问自己,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随州市、随县科协伸出援手,给予学校物资和技术上无私的帮助和指导。科技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学校的土地上,科普大篷车进了校园、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进校园、科普老师和专家也向孩子们走来,这些曾经只能是城里孩子见到的,而今农村的学生一样能体验到科技改变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在湖北省连续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大赛中,净明小学多名同学获得了省级一、二名的好成绩,三件创新作品获得国家专利,其辅导的三名学生参加湖北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选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主导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连续五年获全国优秀实施学校,科技社团成果喜人。
科普扩散:“种子”开花团队传蜜
汪家望深知,城乡孩子在接受科普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乡村的优势在哪里呢?净明小学所在的随州市又有什么地域特色呢?能否打造一堂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科普课程呢?冥思苦想后,终于,2016年他带领团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乡村孩子的科普教育之路——种子课程。
他认为,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有着广阔的自然资源优势,便于开展生物研究、气象+农耕、特色种养殖+劳动等“科学+N”的科普教育模式。同时随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处于神奇的北纬30度附近,物产丰富,生物具有多样性。随县还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中华农耕文明融入随县的血脉,基于以上地缘优势,汪老师及团队决心研发“种子课程”。
他们常年行走在乡村广袤田野,收集植物种子,请教当地农户、专家,丰富自身知识技能。还制作植物标本,建立了本地区第一所“种子馆”,研发了《神奇的种子》《气象探秘》《食用菌科学》《果树栽培与嫁接》等十多类科普课程。“种子课程”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更深入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有更多热爱。
为延伸科普教育阵地建设,净明小学先后建立起校园气象站、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温室大棚、科普长廊,科技体验园。为拓展学生实验阵地,学校重新改造“科技楼”,先后建起“气象科普馆”“科技创新工作室”“科学实验室”。那么,有如此多的科普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组织与开展,学校该如何解决专业教师缺乏的难题呢?
汪家望说:“我们也不是所有方面都会,还要跟校外专家合作。”他牵头对学校科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自身技能;其他老师则进行跨学科学习,实现从不懂到基本科学知识储备的过程;另外也会聘请专家,既培训老师,也辅导学生,这样科普科创队伍就扩大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花这么多心思在校园科普建设上。现在学校科普科技创新活动建设得好,这得益于我们整个团队的功劳。”汪家望在电话里郑重地讲道。
辐射未来:“种子”结实传向它方
截至2024年,净明小学获得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36项,市县级荣誉126项,迎来考察团80多个、3万余人次。学校建立了“四室三课两馆两基地”科普模式,典型经验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被省内外兄弟学校亲切称为“净明模式”。
汪家望不仅关注本校的科普教育工作,还积极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乡村学校。2023年,他牵头成立了以净明小学为核心学校的“科普教联体”,秉承“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联校行动,结对帮扶,交流互动,实现教育教联体内成员学校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师资共用。龙头学校教联体彰显“领头”辐射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共同成长,优化各校办学条件,努力实现尚市镇学校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和成果共享。
至2024年春,随县科普教联体成员学校扩大到县内20所中小学,对外辐射至福建、贵州、浙江、河北、河南等六省,做典型经验报告8场,省内线上线下报告共7场,科普团队教师先后受邀参加中国科协全国直播平台分享工作经验6次。
此外,汪家望还带动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在环保日、世界水日等重要科普活动节日,走进街道、社区,向居民传播科学知识,提升民众科学素养。“五进五访”科学普及活动使学校与周边街道、企业、机关建立了良好关系,也为学生们亲身参观种养农场提供机会,实现了学校科普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
汪家望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乡村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计划进一步完善“种子课程”和“科技社团”的建设,推动乡村科普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他还希望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乡村科普教育资源与城市学校进行共享和互补,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份力。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汪家望寄语道:“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勇于探索和创新;要关注乡村孩子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普教育机会;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