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协,省科协所属各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各有关高校科协、企业科协、院所科协,各省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着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根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有关要求,决定组织开展首个湖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二、时间
2025年9月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科普法》深入实施,围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读国家重大科技政策和战略部署,引领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二)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采用公众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多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同步宣传湖北省在推进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自信、引导公众及时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成效,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三)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讲好全国和全省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爱国奋斗的故事,展现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深入挖掘展示湖北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全省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围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民生水利、低碳生活、防灾避险、安全生产、乡风文明、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等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一线,深入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主要活动
(一)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主场活动。省科协聚焦全国科普月活动主题,联合武汉市科协、有关学会、高校、企业等单位,统筹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性、群众性的省级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营造首个全国科普月浓厚氛围(方案另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可结合工作实际、突出优势、各展其能,打造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二)重点活动。聚焦现代科技和未来发展,以百馆展览探未来、百场报告话前沿、百万IP创科普、千场活动惠基层为内容,打造系列精品展览、前沿报告、优质作品和科普活动,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推动科普向高质量发展、向服务科技强省和支点建设聚力。
1.百馆展览探未来。组织全省各级科技馆、全国(全省)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及各级社会化、专业化场馆,开展科普月系列科普展览,配套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动员全省科技企业、高校、园区、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科普化展陈,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课堂、生产线等,打造更具场景感的科普“星火馆”。鼓励各类场馆、平台开展联合行动,设计主题体验路线,开展打卡、探馆等活动,构建泛在可及的科普阵地服务圈,让公众感知近在咫尺的科技魅力。
2.百场报告话前沿。围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开展系列科普报告活动,解读新技术、新成果,搭建小规模、高频度、互动性、多学科的科普交流平台,共话科技和产业发展未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举办荆楚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推动科普报告进机关、学校、社区等,普及科学知识、解读科技前沿、展示科技成果、促进交流碰撞,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发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类科普讲堂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报告,构建新时代大科普工作格局。
3.百万IP创科普。依托省科普融媒体联盟,发动各成员单位,省内科普达人、科普“大咖”和科普特使、大使等,利用新媒体手段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让公众感受前沿科技成果。积极参与全国“千万IP创科普”活动,组织推报中国科协“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和“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工作,举办湖北省科普短视频大赛、开展湖北省十佳科普系列和网络达人评选、聘任湖北省科普特使和大使、举办湖北省暑期“未来科学节”、湖北省科普嘉年华等重点活动。集中在科普湖北·云等平台展示湖北科普阵地建设成效,推送一批湖北科普工作典型案例。发布《湖北省数字科普地图》,开展湖北省全国科普月融媒体专题宣传。举办阅见科普·科技馆创想启航日主题活动,展示湖北省科普作品创作成效。
4.千场活动惠基层。广泛动员全省各类科普主体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推动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用好线上线下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展览、讲堂、演出、科普市集、科普阅读、科幻电影展映、互动游戏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全国科普月”期间,全省上下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超千场。
(三)系列联合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要求,推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联合行动,充分发挥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各类社会科普主体人才、资源、阵地优势,广泛开展联合行动,营造全国科普月活动强大声势。
1.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行动。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纲要办发〔2025〕2号)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科普法》规定,围绕相关领域、特定主题,组织开展品牌性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2.学会科普联合行动。举办2025东湖论坛·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开展系列活动30余项。指导入选改革提能行动计划的学会、高校科协在9月份开展科普活动。号召学会、高校科协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广泛宣传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组织动员学会、高校科协根据学科特点,行业特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3.高校联合行动。推动高校开放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科研科普设施。组织参加“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活动。开展“百场科学大师剧进校园”活动,推动高校编创演出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开展区域性集中展演,以文艺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
4.企业联合行动。动员全省园区(企业)科协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参与千企场馆探未来品牌,举办科普讲座、参与科普产品创作。
5.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动员全省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
联合开展包括科普基地亮风采行动、科普路线征集发布、“探寻科学宝藏”短视频创作等重点特色活动。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提能项目支持单位按照项目要求落实项目任务,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开展集中性特色科普活动。
6.科普融媒体联盟联合行动。依托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举办科普短视频大赛、推选“湖北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发布《湖北省数字科普地图》、开展融媒体专题宣传。依托湖北省科技出版社开展湖北省科普阅读进万家系列活动,举办“阅见科普·科技馆创想启航日”活动。
7.全省科技馆科普月联合行动。组织全省各级科技馆、全省科技馆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科普展览联动、流动科普基层行、“光影科学梦”、科技场馆展创新和线上科技馆等系列活动。
8.青少年科学教育行动。组织开展荆楚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举办湖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科培养活动、湖北省青年前沿科学讲堂、青少年国际交流等活动;举办湖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技教师线上培训,发动各地相关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学(技)节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全省乡村振兴联合行动。组织各级农技协、农函大、科技小院、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各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帮扶、惠农助农实用科普等系列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普法》明确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科普责任,精心组织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科协要发挥好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单位职责,用好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手段,为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开展科普、参与科普搭建平台,发动全社会科普力量参与进来,增强活动的引领力、服务力、影响力。
(二)积极创新,务求实效。要创新科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促进新技术在科普活动中的应用,增强科普活动的科学性、互动性、科技感、体验感,引领科普新风尚。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强化举办单位、举办地主体责任,强化内容审核、符合保密要求和法律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注重为基层减负,高效节约、安全有序举办活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把握宣传节奏,推出宣传精品,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活动宣传中,请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月、科普中国等标识,突出活动品牌。8月10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www.kepuyue.com)或科普中国网站(www.kepuchina.cn)获取宣传资源,发布重点活动信息,供公众了解参与。
(四)做好总结,示范推广。请各地科协和相关单位认真梳理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意见建议,并于10月1日前将活动总结发送至联系人邮箱。活动结束后,将共同开展总结,并对组织动员有力、亮点特色突出、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推广。
联系方式: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
联 系 人:朱聪明 宋声明
联系电话:027-87123442 027-87832892
邮 箱:pjb@hbkx.org.cn
附件: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联合行动工作方案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7月14日
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联合行动工作方案
按照首个湖北省全国科普月有关安排,全面动员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科普融媒体联盟、科技馆联盟、青少年科技中心、农技协等开展联合行动,着力打造系列重点特色活动,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提升科协组织动员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具体安排如下。
一、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行动。根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通知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科普法》规定,围绕相关领域、特定主题,组织开展品牌性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一)参与对象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抄送的有关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二)重点任务
1.积极参与湖北省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2.围绕本行业领域组织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动员本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科普咨询、举办科普报告等活动。
(三)联系方式
省科协普及部
联系人:朱聪明
联系电话:027-87123442
电子邮箱:pjb@hbkx.org.cn
二、学会科普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省科协所属各全省学会、高校科协、科研院所科协
(二)重点任务
1.举办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设立开幕式暨主论坛、专题分论坛(19个)、荆楚院士行、科普活动月、湖北省创新方法大赛、“科创湖北”系列活动等七大版块共30余项活动。
2.改革提能促科普行动。通过签署项目协议,指导入选改革提能行动计划的学会、高校科协、科研院所科协在9月份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3.科技社团助科普活动。号召全省学会、高校科协、科研院所科协广泛宣传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并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行业特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三)联系方式
省科协学会部
联系人:唐利红
联系电话:027-87818722
电子邮箱:xhb@hbkx.org.cn
三、高校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湖北省各普通高等学校,重点面向建有科协组织的高校
(二)重点任务
1.共探高校星火馆。推动高校开放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科研科普设施。在科普月期间组织高校开展“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活动,录制形成视频资源,号召青年教师、大学生科技社团骨干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等科技志愿服务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式,引导公众探索畅享高校星火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
2.科学大师剧进校园。推动高校编创演出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开展区域性集中展演,以文艺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生动展现我省杰出科研人员的崇高精神、高尚品格、模范行为和高标准责任伦理,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共探高校星火馆”活动:涂小维 027-87231536
“百场科学大师剧进校园”活动:童孝仁 027-87832706
四、企业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全省各园区、企业,重点面向园区(企业)科协
(二)重点任务
1.主题科普活动。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结合自身特色,面向青少年、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农民、老年人等群体开展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高频次的科普服务新体验。
2.千企场馆探未来。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通过改进科技成果的科普化展示方式,举办园区(企业)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生产线等科研、生产设施,邀请社会大众走进园区(企业)相关展厅了解科技创新成果。
3.科普讲座话前沿。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组织院士、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并通过网络平台等扩大传播效果,启迪科技工作者创新思维。
4.科普产品创作营。各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制作AR/VR科普产品供公众体验;创作科普短视频等科普产品,分享科研经历、创新故事,弘扬科学家、企业家精神。
(三)联系方式
计划财务部
联系人:张颖
联系电话:027-87846950
电子邮箱:jcb@hbkx.org.cn
五、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
(二)重点任务
1.科普基地亮风采行动。科普教育基地依托自身特色科普资源,围绕前沿科技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生活中的科学等领域,组织开展前沿科普展、科普讲座、主题研学、实验室参观等科普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进对科技创新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尤其鼓励基地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科普服务,利用自身资源和科普服务队伍,到学校、社区等地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将优质科普资源送到基层一线,打通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2.科普路线征集发布。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类型、领域和特点,结合所在地周边不少于2家其他相关科普、科学文化场所,围绕一定主题设计制作图片形式的主题科普CityWalk路线,展示科普阵地特色,引导公众开展主题式科普探索之旅。可将图片上传至全国科普月平台,将择优进行发布。
3.“探寻科学宝藏”短视频创作。科普教育基地围绕以下主题开展短视频创作,让公众直观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好奇心和探求欲,扩大科普教育基地社会影响力。(1)基地探馆。通过短视频带领公众进行基地游览和探索,展示基地内容和特色,吸引更多人走进基地。(2)标志性展品。通过短视频向公众讲述标志性展品的科学原理、重要代表意义、背后的故事,展现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和科学家精神。(3)特色科普活动。通过短视频呈现基地特色科普活动和精彩瞬间,提升公众对科普的兴趣,提高基地关注度。短视频应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亮点突出,便于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1080p),MP4格式,时长建议不超过3分钟。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联系人:韩丽
联系电话:027-87510783
六、科普融媒体联盟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成员单位
(二)重点任务
1.举办科普短视频大赛。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围绕航空航天、应急科普、食品安全、数字素养、卫生健康等主题,分为社会组和青年组,举办全省科普短视频大赛,推选优秀作品并进行媒体展播。
2.推选“湖北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采取网络遴选与全省推选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科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湖北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
3.发布《湖北省数字科普地图》。联合武汉科技报、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全省科普融媒体联盟成员单位,整合全省优秀科普资源,打造《湖北省数字科普地图》。
4.开展融媒体专题宣传。构建宣传发布矩阵,在湖北日报、荆楚网、湖北省政府网、湖北广电、长江日报、长江网、武汉电视台、武汉科技报等媒体进行矩阵式宣传。与中国科协“科普之光”大型直播活动全面联动,开展30天网络大型直播,联动荆楚网、长江网阶段性直播,在湖北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科普影响力。
5.举办“阅见科普·科技馆创想启航日”活动。开展湖北省科普阅读进万家系列活动,邀请权威科普作家、专家在省科技馆宣传推介重点科普书籍,以“探索:科技馆里的奥秘”“对话:幻想——科学的隐秘引擎”“创想:未来科技馆工作坊”“科学教育赋能未来”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武汉科技报)
联系人:徐菁
联系电话:027-87120235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联系人:雷霈霓
联系电话:027-87679495
七、全省科技馆科普月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全省各级科技馆、全省科技馆联盟成员单位
(二)重点任务
1.科普展览联动。省科技馆将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科学文化融合,在2025年科普月期间推出“智问·车界--汽车百年的变迁之路”和“追梦:来自海洋的呼唤”两项短期科普展览。系统展现汽车产业的技术演进与创新突破,以及通过“感触科学文化”为主线,串联中华民族的海洋探索历程。
2.流动科普基层行。依托全省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开展进基层巡展活动。科普大篷车进基层:号召全省40余辆科普大篷车在科普月期间,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乡村、进社区,开展主题科普巡展。省科技馆与河南、安徽两省科技馆在大别山地区开展三省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各地下基层可配套开展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科学实验等各类科普活动。科普月期间全省预计将开展80余场活动。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月期间,全省预计有10套流动科技馆常规巡展、襄阳地区6套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开展活动,并配套开展科学实验秀、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科普服务。
3.“光影科学梦”。省科技馆举办“光影科学梦”展映活动。展映期间,集中放映7部国产科学家精神电影、39部科学家精神微电影以及22部国内外优质科幻、科普电影,通过科学电影巡映讲好科学家故事,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展映同时,开展“特效电影+科普课程”活动。开展红色电影巡映。配合中国科技馆在黄冈等长征路沿线革命老区科技场馆,开展10部经典红色电影巡映活动。
4.科技场馆展创新。全省各级科技场馆要结合自身展览资源,围绕前沿科技发展、基础科研成果、身边科学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省科技馆向公众推出7条主题线路参观;围绕展厅展品,开展16个主题的“科学小百科”趣味实验,打造7个主题的“玩转课堂”,设计6个研学项目,开展10个主题科学工作室课程,上演8大主题科学实验秀及科普短剧,联合科技专家举办“活字讲坛”科普报告,结合科普月主题开展“科学万象·科普嘉年华”趣味闯关打卡科普活动,构建多层次科普实践体系。
5.线上科技馆。全省各级科技场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科普图文的方式开展网络科普活动,打破地域限制,拓宽科普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鼓励公众参与科普内容的创作,实现科普资源的广泛共享。省科技馆将开展联动直播,围绕前沿科技,与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开展联动直播活动。各级科技馆可开展相应直播活动,择优同步播出和推流,形成联动效应。开展视频、条漫制作与展播。各级科技馆围绕场馆内容和特色、围绕标志性展品和特色科普活动,制作短视频和图文,省科技馆择优集中展播。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科学技术馆
联系人:王潇 汪盟
联系电话:027-87829568
电子邮箱: hubeishengkejiguan@163.com
八、青少年科学教育行动
(一)参与对象
省青少中心、各市州科协、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试点高校
(二)重点任务
1.举办荆楚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线,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供给和精准化的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航天科技、农业新质生产力等热点领域,针对青少年、公务员、医护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普讲座。全国科普月期间,重点在洪山礼堂举办1期荆楚科普大讲堂(科协讲堂)进机关科普报告会
2.举办青少年科学(技)节。发动各地相关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学(技)节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结业仪式,颁发活动证书,邀请优秀实习生分享交流,开展研学交流活动;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国际交流会;结合基层科技教师需求与实际情况,举办湖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技教师线上培训,提升全省科技教师科学素质和活动实施能力。
3.托举青年成长成才。举办“英才计划”学科交流活动,组织学生现场聆听科学家精神报告,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感受北斗科技活力与魅力。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中的有志科技报国的优秀大学生为目标对象,根据他们的学科专业和兴趣等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联合有关全国学会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开展青年前沿科学讲堂活动,开阔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组织高校科协选派大学生代表参加省科协组织的科技交流活动,拓宽大学生科技社团科研训练渠道。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联系人:李志芳
联系电话:027-87828781
电子邮箱:hbqsnkp@126.com
九、全省乡村振兴联合行动
(一)参与对象
各市州科协,各级农技协、农函大、科技小院,各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科技志愿服务队。
(二)重点任务
1.技能强农培训行动。依托各农技协、农函大、科技小院,运用荆楚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农业专家、农村带头人等,面向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培训,将农业科学知识、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产业帮扶科技行动。组织各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开展“学会专家荆楚行”等系列活动,以“党建引领+跨界协同”模式整合资源,深入县乡地区,聚焦农业现实需求,围绕防灾减灾、农机作业、产销对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县乡产业发展。
3.科普惠农助农行动。广泛组织动员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或自主组织科普活动,鼓励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如弘扬科学家精神、防灾减灾应急科普、青少年科学体验、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吸纳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人:郝韫
联系电话:027-87120235
电子邮箱:njzx@hbkx.org.cn
十、总体要求
(一)广泛动员。请各省级学会、各市州科协广泛动员相关单位开展活动。8月10日起,各方可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www.kepuyue.com)或“科普中国”网站(www.kepuchina.cn)发布重点活动信息,获取宣传资源,供公众了解参与。为便于抓取特色活动、予以重点呈现,发布活动时请突出标记活动品牌。
(二)宣传联动。8月20日前,请各省级学会、各市州科协平台管理员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推荐各联合行动重点活动,供宣传联动。具体操作和要求,请于8月10日后,在全国科普月平台上查阅操作指南。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