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于1953年6月,是经湖北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于2021年3月29日加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成为团体会员,遵守《中国科协章程》和《湖北省科协实施中国科协章程细则》,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登记管理机关是湖北省民政厅。办事机构支撑单位是华中农业大学。学会现任第13届理事长为赵俊龙(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秘书长为曹胜波(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学会现有16家团体会员单位,1000余名会员,学会下设生猪专业委员会等10个专业委员会。
学会宗旨:学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智力优势,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与咨询、人才培训、科学知识普及、行业展览等学术科技活动,认真服务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繁荣发展我省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推进畜牧兽医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评比与奖励、科普及推广、编辑及出版、交流与沟通、技术服务与咨询、人才培养与举荐、行业展览、承接政府职能委托等。
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种猪测定中心
联 系 人:周全 伍曼婷
联系电话(固定电话):027-87287466
电子邮箱:livestocklab@mail.hzau.edu.cn
历史沿革: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的前身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武汉分会”。成立于1953年6月,1962年更名为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后因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学会被停止活动。1978年10月9日,恢复活动,恢复后的学会登记证号为鄂社证字第112号,挂靠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农业局畜牧局,业务上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湖北省民政厅的指导和管理,行政上接受挂靠单位领导。1999年12月3日,经省民政厅复查、审核批准,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由非法人社团变更为法人社团,变更后的社团法人代码为5035825-4,其登记证号仍为鄂社证字第638号。2016年12月21日召开的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团体会员单位会费标准、加入湖北省科协成为团体会员的申请、学会负责人、法人及办公住所变更。同时,成立学会党支部。
历届理事会:
(一)第一届理事会(1953-1957)、第二届理事会(1958-1960)
理事长:张天翼(湖北省农林厅办公室主任)
(二)第三届理事会(1961-1962)
1962年2月之前
理事长:韩玉生(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
1962年2月之后
理事长:秦礼让(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
(三)第四届理事会(1978-1982)、第五届理事会(1983-1984)
理事长:张乐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农业局畜牧局局长)
(四)第六届理事会(1985-1988)
理事长:秦礼让(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教授)
(五)第七届理事会(1989-1992)
理事长:彭宏泽(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教授)。
(六)第八届理事会(1993-1996)、第九届理事会(1997-2000)、第十届理事会(2001-2004)
理事长:熊远著(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七)第十一届理事会(2005-2010)、第十二届理事会(2011-2016)
理事长: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八)第十三届理事会(2017至今)
理事长:赵俊龙(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特色活动和典型事例:
一是精心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学会秉承“立足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的宗旨,着力打造畜牧兽医产科教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与产业交流。多年来,学会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暨畜牧兽医科技论坛,同时,联合会员单位共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全国种猪大赛暨中国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与学术交流会、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参与承办亚洲猪病学会第8次学术会议。自2001年以来,学会先后参与承办了21届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会、20届全国猪病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共有近20万人次参加,大会专家报告近4000个,征集到论文2000余篇,在业内形成了较大社会影响。
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学会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优势,积极参与承担行业人才培训任务,五年来,参与承办全国生猪核心场遗传改良和复产培训班、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员培训班7期,培训325人次,并对培训学员开展家畜繁殖员职业技能鉴定。受牧原、新希望等养猪企业委托,承办了7期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280余人次。协办全国规模化猪场兽医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86人次。
三是开展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近五年,学会组织专家赴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开展产业扶贫,通过技术指导、赠送畜种、科技下乡、解决就业等形式,很好地减轻了贫困户负担,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起到了助推作用。此外,学会还与五峰县农业农村局、竹溪县农业农村局、浠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10余次,共同推进县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近五年,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会员单位的人才优势,派驻科技人员开展畜禽繁育、健康养殖、精准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网络、远程视频等形式,提供线上、线下技术咨询服务累计4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种、超100万份,服务农户上万余人次。
五是开展技术推广示范,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近五年,学会积极投身于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推广畜牧业主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示范,先后参与并指导了江汉鸡、荆江蛋鸭、黑山羊、清平猪等20个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双莲鸡、马头山羊等15个地方品种的新品系、配套系选育工作,同时,组织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六是科学抗疫,助力复工复产。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积极投身湖北保卫战,助力复工复产。学会组织专家参与了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攻关任务,为解决武汉一线应急防控提供了高等级实验室支持和技术储备,开展调研、咨询、线上公益培训等服务200余次,为湖北生猪稳产保供提供技术指导。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