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科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农业科技专家齐聚黄冈,深入到黄冈市蕲春县和英山县专家工作站、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等地,开展“院士专家黄冈行”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和科技助农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田间实训+产业问诊”等服务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富民注入科技新动能。
4月23日,由黄冈市蕲春县科协、漕河镇人民政府联合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省茧丝绸协会主办的“科技兴桑·产业富民——产业调研暨科普活动在蕲春县漕河镇举行。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省农科院研究员焦春海,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鲁国梁,蕲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链稳出席活动并讲话。黄冈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彭学海,黄冈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董本汉,省农科院畜牧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吴恢,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公室干部杨明泽,省茧丝绸协会会长于翠等出席活动。蕲春县科协负责同志主持活动。蕲春县漕河镇政府等单位负责同志及周边县市农业科技科技工作者、桑蚕企业、种植大户、科技志愿者100余人参加活动。
在蕲春县活动技术讲座环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姜莉莉副教授以《从“一棵树”到“一条链”的产业升级》为题,剖析桑椹深加工与文旅融合案例;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余仲武结合本地实际和田间实践,讲授《桑椹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冶》技术。互动环节,种植户就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在同步进行的产业调研中,省市县领导及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深入桑椹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实地考察标准化种植园、智能化加工车间及专家工作站,详细了解桑椹产业“种-产-研-游”发展情况,专家们围绕桑椹酒、桑椹干、桑叶茶、赤松茸等衍生产品开发展开热烈讨论,并就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把蚕桑产业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主导产业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4月24日,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科普赋能智慧农业 科技振兴和美乡村”科普大讲堂活动在英山县孔坊乡举行。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艳斌,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顺友,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负责人、武汉农学会秘书长朱伯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施先锋,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总农艺师孙玉宏等出席活动。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熊心咏主持活动。英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琼出席活动并致辞。英山县科协等单位负责同志,英山县100多名种植、养殖大户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主办,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武汉农学会、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英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
在英山县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宣传片,了解工作室的使命担当和科普成果,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华中农业大学汪李平教授以《三品一标,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陈顺友研究员围绕《乡村振兴,促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展开讲解,针对英山县养殖特点,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方案。参与培训的种养殖大户们也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从实验室到垄亩间,从技术攻关到科普培训,“院士专家黄冈行”以科技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当知识的星火点亮田野,当创新的根系深扎红土地,这场跨越城乡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