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首场活动在十堰市竹溪一中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共同为竹溪一中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意义非凡的讲座。十堰市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竹溪县委副书记、县长师文明,竹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波出席活动,竹溪一中师生代表1100余人参与活动。
讲座中,戚发轫院士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时面临的重重困难,到如今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戚发轫院士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数据,勾勒出了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的壮丽画卷。他特别提到,在早期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才让中国的航天器一次次成功翱翔于太空。在讲述航天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戚发轫院士巧妙地将复杂的专业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在场的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航天工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不时认真记录,眼神中充满了对航天知识的渴望。
除了专业知识,戚发轫院士还着重强调了航天精神的重要性。他表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无私奉献。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航天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龙乐豪院士以《中国火箭与航天》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重大航天工程,包括卫星发射、太空育种、构建气象卫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等方面的成就,他强调,我国航天事业能够成功发展并进入新阶段在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引领,党的正确领导、政策扶持的国家体制和快速发展、雄厚坚实的经济实力。龙乐豪院士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师生们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勉励同学们树立理想、勤奋学习、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学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了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航天人才的培养、如何平衡学习与兴趣等多个方面。两位院士一一耐心作答,他们的回答不仅充满了智慧,还饱含着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并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和鼓舞。一位同学激动地表示,戚发轫院士的讲座让大家对航天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也被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打动,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老师们也表示,此次讲座为学校的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两位院士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更在校园里播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相信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同学们将更加努力地追求科学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