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暖春意,智慧启新篇。乙巳蛇年新春,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科普惠民活动,将生肖文化、非遗技艺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为公众献上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新春科技盛宴。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以蓬勃之势迎来乙巳年“开门红”。
科技年味浓,春节期间,各地科技馆将生肖文化、非遗技艺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为观众带来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温暖体验。
中国科技馆聚焦我国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举办第十六届春节“科技大联欢”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巳巳如意迎蛇年,科技馆里闹新春”为主题,推出“科技馆里年味浓”即时展览,“趣味科技年”“科学嘉年华”“科普新春荟”“筑梦科学年”“童嬉中国年”五大版块主题活动,探索春节习俗蕴含的科学元素,多维度、多层次展示科技与文化的融汇共生,引导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学文化的智慧,营造节日良好氛围。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开馆5天,接待观众累计超15万人次,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过九成。
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日均接待观众超过3万人次,图为观众参观天和核心舱结构验证件。图源:中国科技馆
河北省科技馆里年味十足,初三至初七与观众一起科普过大年。正月初三“声音魔法秀”,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正月初四“趣味绳梯”,在运动中认识科学;正月初五“寻宝答题”,学知识、集印章、抽大奖;正月初六初七,了解光的奇妙和神奇的摩擦力。其中,正月初五的“寻宝答题”活动,巧妙地将科普知识与节日氛围相结合,观众手持答题卡,穿梭于展厅之中,寻找着与题目对应的四件“宝藏”展品。从古代科技到现代发明,从自然世界到前沿科技,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答题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思考,互相讨论,在探索中学习,在互动中增进感情。
正月初四,观众体验“趣味绳梯”。图源:河北省科技馆
为保障观众安全舒心参观,全国科技馆推出多项暖心举措,提供温情服务,加强“新春守护”。山西省科技馆以公众的科普需求为落脚点,聚焦“为青少年做高质量有温度的科普”,精心策划“蛇舞迎新春 共创科学梦——山西省科技馆2025年春节主题科普活动”,以多元的供给提升科普效力。秉持“温度是服务之魂”的理念,通过“错峰串讲”的形式,坚持辅导员每日上下午各四场开展定时讲解,最大化满足不同时间段来馆参观公众的讲解需求,努力让观众在接触服务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科技馆的诚意和热情。
“‘蛇’科工坊”亲子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参与。图源:山西省科技馆
内蒙古科技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心策划了“灵蛇启新程 趣探科学潮”2025春节特别活动。春节期间,在内蒙古科技馆一层大厅、专题展厅、常设展厅、科普报告厅及特效影院,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轮番上演。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多彩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逛科学集市,探寻舌尖上的科学,遇一场美食奇遇记;参与科学运动会,亲子趣运动,擦出智慧与创意的火花;观科学表演,点亮科学梦想,争做科学达人!
科学表演“声韵蛇舞”。图源:内蒙古科技馆
辽宁省科技馆以“科普启征程,创新铸未来”为主题,在春节期间策划推出力之魔法、火之魔法、冰之魔法等趣味科学实验。其中,火之魔法紧扣春节用火安全热点,为大家介绍燃烧相关知识,普及冷烟花购买与燃放的注意事项。三大主题实验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众多青少年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此外,辽宁省科技馆延后闭馆时间,增加志愿者岗位,强化外地游客服务保障,用“有温度的科技馆”为观众带来温馨美好的新春科学回忆。
新春非遗科普市集上,观众体验传统雕版印刷技艺,拓印百福图。图源:辽宁省科技馆
黑龙江省科技馆将年味儿与亚冬元素融合交织,让冰情雪趣与科学探究欢乐碰撞。“魅力冰雪 运动之秘”主题展精彩亮相,联合全省流动科普设施推出亚冬科普活动,全民体验冰雪项目魅力,感受冰雪运动文化。“祥蛇贺岁,冰雪欢腾——2025蛇年亚冬梦幻嘉年华”等亚冬主题科普活动带领孩子们制作亚冬会奖牌、“亚冬周边”,体验轨道滑冰赛,将冰雪运动定格在手工作品中,为亚冬会激情呐喊、助力加油。教育活动“灵动关节 趣享亚冬”带领公众认识关节与运动的紧密联系,从科学视角了解冰雪运动的技巧与规律。
孩子们将冰雪运动定格在手工作品中,为亚冬会激情呐喊、助力加油!图源:黑龙江省科技馆
安徽省科技馆精心策划了一场“蛇舞新春 智创遗韵”春节特别活动,共设置“福蛇迎春”工美非遗集市、“蛇舞新春”科学表演秀、“画蛇添福”研学营三大版块。开展“福蛇迎春,工美非遗集市”非遗技艺展演剪纸、面塑、蛋雕等技艺展示和亲子体验活动,受众约2000人次。开展“蛇舞新春”科学表演秀《蛇年静电飞花秀》《蛇年猜猜乐》《金蛇腾舞》《甜甜蜜蜜过新年》《蛇年异火秀》等活动24场次,“画蛇添福”研学营《福满高铁,春启科航》《太空上面过大年》《遇见扎染 布里生花》等活动28场次,也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安徽省科技馆《蛇年异火秀》活动现场。图源:安徽省科技馆
福建省科技馆举办2025“金蛇舞春风,玩转中国年”春节科技游园系列科普活动,场馆化身为充满年味与趣味的文化乐园,处处能看到“灵蛇贺岁”的新年元素。福建省科技馆以“蛇之智慧”主题贯穿“蛇形摆”“舞动的蛇”“人体感应灯”“多彩的光”等科学活动,借助蛇的具象,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现象背后的物理学、生物学、光学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播撒科学的“种子”。连续两年带孩子来科技馆过年的林女士觉得这种形式很不错,孩子既从中收获了快乐与知识,自己也体验到了亲子互动的快乐。
特别放映科学纪录片《蛇的秘密》。图源:福建省科技馆
江西省科技馆推出了涵盖新春游园会、科学真好玩、科学1+1、特效影院等九大科普活动。“灵蛇舞动贺新春 科普盛宴共参与”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春节活动的重头戏,以新春游园会形式呈现。中心舞台的科学实验和知识问答人气爆棚,“画蛇添福”“春蛇剪韵”“蛇来运转”“魔尺变蛇大挑战”“眼镜蛇之变色陀螺”等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新春的暖意。特别推出90节春节主题课程,覆盖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让孩子们在“纸造万物之纸编纹样”纸艺课、“趣味粘土迎新年”手工课、“趣味编程之贪吃蛇大挑战”编程课、“微生物画初试—巳蛇迎新”生物课上体验科技与年俗的融合。
“灵蛇舞动贺新春 科普盛宴共参与”主题活动现场。图源:江西省科技馆
河南省科技馆“蛇年话蛇——沉默的猎手”教育活动基于动物家园展厅的标本“沉默的猎手”展开,带领观众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探究蛇的多种运动方式,并通过观察蛇的骨骼标本和类比游戏的方式,探究蛇的运动方式与何种因素有关等知识。“烟花里的科学”教育活动,借助模型展示和科学实验,科普烟花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背后的科学原理,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带领同学们领略烟花背后的科学之美,现场制作小型烟花,欣赏七彩火焰,深入了解烟花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观众大呼过瘾。
“蛇年话蛇——沉默的猎手”教育活动现场。图源:河南省科技馆
湖北科技馆于1月30日至2月4日(农历初二至初七)开馆迎客,推出全新活动《一起摇摆》《乒乓球冒险家》《砸金蛋过大年》《森林寻宝记》、“炫酷科学秀”“对称之美——寻找科技馆的年味”等互动科普30场,将“迎蛇年,闹新春”的传统文化氛围融入各类科普活动中。还将在元宵节期间开展科学猜灯谜、元宵接力赛(科技主题游戏挑战)、亲子DIY(制作走马灯)等活动,引导观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领悟科学魅力,提升科学素养。
湖北科技馆精心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吸引游客打卡科普新春。图源:湖北科技馆
湖南省科技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在场馆共享大厅,设置四项新春互动小游戏项目,“墨印拓福”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了传统拓印技艺的魅力,亲手拓制出寓意吉祥的“福”字,传递新年的美好祝福。临时展厅内,模拟航天飞行体验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深切感受了航天事业的壮丽与辉煌。无人机表演展示现代科技的精湛技艺,让游客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航天梦想科学小制作体验活动激发了游客对航天科学的浓厚兴趣,有效培养观众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小观众兴致勃勃体验机器狗。图源:湖南省科技馆
广西科技馆让广大市民体验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感受独特的“年味”。活动中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是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它与春晚上的赛博秧歌机器人师出同门,通过360度探测感知,在展厅里与观众们互动握手,让公众更直观地认识中国机器人技术以及工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小小科学家”勋章活动、“寻梦科技馆”活动也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整个春节期间,广西科技馆参观人流量每天均达馆最高上限接待量,观众量创下了历年春节活动的新高。
广西科技馆一楼展览中心春节现场。图源:广西科技馆
四川科技馆“非遗里的科学”活动轮番上演,非遗体验区宛如“温情工坊”。非遗玩具探秘,科友们感受古人智慧与匠心。几何剪纸环节,祖孙们一同拿起剪刀,在剪纸过程中触摸数学奥秘。6岁的西西兴奋地说:“原来数学藏在奶奶的剪刀里。”写“福”活动现场,科友们挥毫泼墨,体验传统书法与 AI 生成艺术“福”在此碰撞,擦出创意火花。“博古通今向未来”活动更是将古蜀文明瑰宝“活”化。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展项前,来自湖南的初中生晓宇惊叹:“原来鱼嘴分水是古代黑科技!”自贡盐井钻采技术的展示,也让科友们大开眼界,纷纷感叹:“老祖宗的钻井技术居然是当代深钻机械钻井鼻祖!”
“谁是大力士”实验趣味十足,大家笑称科学让辅导员成“超人”。图源:四川科技馆
重庆科技馆以生肖“蛇”为线索,特别策划“灵蛇贺岁,巳巳如意”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设置“灵蛇寻宝”“灵蛇探秘”“灵蛇游园”三个板块,涵盖了任务寻宝、快乐游园、站点探索等多种活动形式。其中,“灵蛇寻宝”板块,将趣味寻宝与蛇年春节融为一体,通过完成“小灵蛇制作飞行器寻宝任务卡”,让亲子家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科普知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生活的美好。“灵蛇探秘”板块,设计了关节运动、红外辐射成像、单摆摆动等展品探究环节,让观众全面了解生肖蛇相关的科学知识,深受观众欢迎。
亲子家庭参加“灵蛇贺岁,巳巳如意”之灵蛇寻宝活动。图源:重庆科技馆
贵州科技馆精心推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科普活动,在浓浓的年味里绽放科技文化与时俱进的新鲜风味。设置《奇幻元宇宙》《墨韵留痕》《扎染-布里生花》《时光的面孔》等科学探究课、科学表演、春节打卡、科普知识答题等活动。同时,推出春节专题展览“气象万千”,组织观看《科学之光》《永恒的东风》《科学的春天》等科学家系列故事影片,了解科学家们在艰苦条件下的不懈追求和卓越贡献,以及科学家精神对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一起诠释科技文化丰年的时代新韵。
科学探究课《扎染-布里生花》。图源:贵州科技馆
陕西科技馆举办“银蛇吐瑞辞旧岁 科普筑梦万象新”主题科普活动,开展通场讲解、全息音响、电磁大舞台、3D影院、人工智能主题分享会、“科技馆里的思政课”“一个地球不够用了”环保专题科普展览等活动共70余场次,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充分感受科学乐趣。陕西科技馆还举办了“‘电’亮新年,磁引梦想”“新年‘拓’出新气象,印染福气满家园”等特色科学课程、“灵蛇献瑞年 科普乐开怀”短视频评选等系列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让公众在科技馆度过一个充满科技魅力的春节假期。
观众参观“一个地球不够用了”环保专题科普展。图源:陕西科技馆
甘肃科技馆策划推出“匠心遗韵 科探甘肃”春节主题系列科普活动,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让观众在感受春节民俗魅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印刷、剪纸、漆扇、竹编画等传统技艺中的科技内核,领略图形设计与空间构造中的科学原理。大年初三开馆当日,有三位来自大连的阿姨因不会操作手机预约门票,工作人员耐心帮忙预约,并讲解参观路线,详细介绍兰州特色美食,三位阿姨深受感动,她们表示:“上了岁数,手机操作不便,还好有甘肃科技馆年轻人细致耐心的帮助。让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没有抛弃老年人,甘肃科技馆是有温度的公共场所!”
观众体验“竹彩编织画韵会”科普动手做活动。图源:甘肃科技馆
青海省科技馆以“乘风化鳞迎新岁 科技馆里过大年”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打造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沉浸式科普盛宴。策划开展“非遗版”春节,锤丸、烧箔画、花灯制作等“非遗”活动,以“科学解码传统”,带领公众共同体验传统年文化里的科学。特别推出了科普活动新玩法——“科普币”收支系统,打破以往活动体系,将各模块游戏串联一起,公众通过参与科技运动会、反诈集市等活动收集科普币,抽取蛇年徽章、福卡等新春礼物,有效增强了公众参与黏性。
公众兴致勃勃观看机器狗的“醒狮表演”。图源:青海省科技馆
宁夏科技馆特别策划推出“科技馆里找年味儿”春节主题科普活动,将科学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完美融合,设置“科普逛大集”“科普游园会”“科普大剧场”三大板块,为公众带来一个科普味十足的春节。科技辅导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出现在各个活动现场,带领公众跳民族舞蹈、玩民族游戏、穿百褶裙、跳竹竿舞……以服饰为舟,以游戏为桥,共同感受浓浓中华情,民族一家亲。
宁夏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带领观众跳竹竿舞。图源:宁夏科技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期间的参观热潮,既体现了公众对科学文化的旺盛需求,也彰显了科技馆作为社会温暖载体的价值。2025年全国科技馆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让科技更有温度,让创新点亮生活,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