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  >  院士工作站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院士工作站
2025-01-20 16:09|文章来源:省科协计财部、院士中心、武汉市科协

工作站先后引入吴明珠、傅廷栋等院士专家及其团队,通过柔性引智方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用人方针,借势借智,大力实施农科(合伙)人计划,建立院士专家联系制度、技术需求对接制度、工作组织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机制。整合全院科技和人才资源,精准匹配院士工作站的院士专家资源,为院士工作站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以科研项目为重要抓手,坚持稳定投入专项经费、联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在院士的指导下加强顶层设计,与院士团队共同分步开展项目实施,点面结合凸显成效。

微信图片_20241211085331.jpg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市属正局级规格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中城市农业科研机构之一。主要开展蔬菜、畜牧兽医、水产、作物、林果、农机、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等农业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承担国家、省、市重大农业科研任务和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等工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等方面支撑。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院士工作站于2013年获批建站,先后引入吴明珠、傅廷栋等院士专家及其团队9个。建站以来,在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聚焦动植物新优品种选育、科研人才队伍培养、成果转化服务推广等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转化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有力地推进全院科技创新、平台升级、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站高谋远,科学规划,全力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院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农科院的战略高度,谋划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率先抢占了农口院士工作站建设主阵营。建站以来,先后有9为院士入驻,指导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工作。我院积极与院士专家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联合攻关等工作,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及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不仅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助力,也为我院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搭建了“接天线”的平台,特别是在西甜瓜新优品种选育、长江特色淡水鱼品种选育等方面,充分听取了院士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院士及其团队的指导与合作,建站单位共获批各级各类课题70余项,其中,3家单位成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家单位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自主选育新品种(系)20余个,其中,选育国审水产新品种3个,获批建设各类平台20余个,工作站现已成为我院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协同创新平台,极大的提升了我院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建设水平。

系统设计,完善制度,努力构建院士工作站运作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院士专家联系制度。与专家团队保持经常性交流,不定期主动拜访院士专家,广泛征求院士专家意见建议。二是建立技术需求对接制度。定期收集掌握我院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对接工作。三是建立工作组织保障制度。成立院士工作站领导小组,对工作站进行全面管理,重点抓制度建设、组织申报、审批认定、绩效评估、考核评议等环节的落实,确保工作站有序运行。

创新方式,重点突出,推进院士工作站高效运作

一是战略咨询。以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充分借助院士专家渊博的专业知识、深邃的战略眼光和科学的研判能力,就院所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等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合作。二是课题申报。借助院士专家在行业内的领导力与号召力,围绕院所的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及生产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工作站研发人员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三是协同攻关。借助院士专家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院士专家的基础研究能力及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合力解决我院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四是人才培养。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的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技术服务等方式,在工作站运作中,为我院培养相关人才。五是科技服务。发挥我院公益职能,与院士专家合力开展科技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科技服务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在省、市科协的支持与指导下,武汉市农科院通过柔性引智方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用人方针,借势借智,大力实施农科(合伙)人计划,于2013年获批建设院士工作站,先后引入吴明珠、傅廷栋等院士专家及其团队9个,并获得2017年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年武汉市模范院士工作站、2024年武汉市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荣誉称号。

创新意识增强,科研项目提档次

通过柔性引进院士专家高端人才为“我”所用,发挥进站院士专家的领军作用,推动了全院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傅廷栋院士及其团队成员指导下,大宗蔬菜团队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专项中的四个子课题,为我院进入国家项目行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陈焕春院士的引导下,作为12家参与单位之一,首次以单位身份参与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要病原菌的病原组学与网络调控研究”。

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上水平

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站位高、思路宽、视野远的独特优势,瞄准行业发展制高点,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实现院所自主创新能力“借力升级”。依托吴明珠院士专家团队,西甜瓜团队的品种选育工作得以快速推进,近年来选育西甜瓜新品种8个,联合开展甜瓜白粉病、风味甜瓜果实酸味基因定位与基因编辑研究,双方合作成果“哈密瓜品质与抗病分子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获2019年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依托傅廷栋院士团队,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字花科蔬菜胞质雄性不育资源创制与系列新品种选育”、湖北省科技推广二等奖“主要蔬菜优良品种及配套安全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等科技奖励7项。

创新团队优化,人才培养加速度

各科研团队在与院士团队研发合作中注重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研发队伍,千方百计提升自主科研实力。一是依站促学,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凝聚培养创新人才。通过邀请院士专家以培训班、科技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培养技术骨干人才。二是借站求学,采用“走出去”的形式,选派人员到院士团队所在单位驻点学习,提升创新人才。依托傅廷栋院士专家团队,我院周国林同志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汪爱华博士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依托吴明珠院士专家团队,培养西甜瓜学术带头人1名,获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巾帼最美岗花1人,我院在西甜瓜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得到大幅提升。

创新发展明晰,智库建设显成效

发挥院士专家“思想库”作用,拓宽院所信息来源和沟通渠道,依靠院士专家引领科学发展、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傅廷栋院士指导院蔬菜所十字花科的发展,吴明珠院士指导院西甜瓜团队开展高品质特色西甜瓜新品种选育,在基因编辑方面取得重要成效,陈焕春院士指导院畜牧所对奶牛营养、繁育及疾病防控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桂建芳院士指导院水产所开展长江特色淡水鱼类的研究,袁隆平院士指导院作物所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研究,尹伟伦院士指导院林果所发展都市生态林果业,加速了我院在特色研究领域出成果、出人才。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