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湖北工业大学赵大兴教授合作,围绕智能制造展开合作,制定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指定人员对接服务,运行经费优先全额保障。以需求为导向,以工作站为载体,联合专家团队申报科研课题“特种车辆白车身智能生产线的研发与应用”,专家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亲临企业,研究制定揭榜制课题方案,亲临科研一线指导科研攻关,全面完成了揭榜制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并于2022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注重人才培养,与专家合作科研攻关及举办6次专题活动,成功培养创新人才20余名,全面提升企业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
作为一家自2018年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领域涵盖了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制造、车身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特种车辆与改装车的专业化服务。2021年4月与湖北工业大学赵大兴教授正式签署了“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2021年5月18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了公司的建站申请。公司制定了工作站管理办法,设立了专家办公室和休息室。配备了科研场所和实验仪器。
2019年以来,由于业务方向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公司急需建立一条特种车辆白车身智能生产线,全面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急需解决全自动自适应智能焊接技术、产品智能检测技术、智能管控可视化平台等技术难题,并申报湖北省科技厅“特种车辆白车身智能生产线的研发与应用”揭榜制项目。以期使公司在特种汽车车身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上赢得先机。专家工作站建立后,围绕“特种车辆白车身智能生产线的研发与应用”课题,开展合作攻关。
赵大兴教授带领研发团队与公司科研人员一道,针对特种车辆白车身试制多品种、小批量、高要求、工期短等生产特点,研制既可实现动态焊缝跟踪,又要进行焊缝质量的实时判别,并能实时在线调整工艺参数(比如焊接电源、送丝速度、焊枪位置、焊枪运动等)的全自动自适应智能焊接的技术难题。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全面完成了揭榜制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并于2022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为做好课题研究,2021年7月,赵大兴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亲临公司车间,就揭榜制项目子课题“全自动自适应智能焊接技术研究”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并参与了研讨和方案制定。同年9月,赵大兴教授再次深入车间,对揭榜制项目子课题“智能管控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带领研发团队参与了相关课题的研讨,针对已初步完成的设备数据采集和孪生模型开发工作,赵教授指出:“数据是制造的基础,我们应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让软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人员。”22年12月,赵大兴教授亲自到场指导了揭榜制项目的科技报告及验收材料编制工作,为项目的顺利验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及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利润空间,对于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专家工作站参与指导的项目获18项专利申请,授权10项,含4项发明专利与6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公司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并发表8篇学术论文。
2022年12月,赵大兴教授亲自到场指导了揭榜制项目的科技报告及验收材料编制工作,为项目的顺利验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进入2023年6月,公司与赵大兴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新项目“吸塑成型技术”的合作,以期在该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作站建立3年多来,通过与专家合作科研和开展6次专题技术交流活动,培养创新人才20余名,并新增20个就业岗位。
2022年,公司在合作服务上投入135万元,效益达1000万元。同年,公司转型为改装车制造销售商,并在2023年凭获得出口资质,加速内外贸融合,以双轮驱动策略加速市场拓展。
得益于专家工作站,公司还顺利获得了多项殊荣,如“特种车身湖北省中试基地”、“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自专家工作站建立以来,公司科研人员不仅在思想层面获得了深刻的启迪,更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知识层面得到了显著的拓宽,认知水平与技术能力均实现了质的飞跃。专家工作站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同时扮演着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双重角色。通过与专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企业科研人员得以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