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科协  >  天门市科协
凝聚“科”力量 蓄势普新篇——天门市科协2024年业务工作综述
2025-01-16 09:31|文章来源:天门市科协

2024年以来,天门市科协在省科协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四个服务”为宗旨,勤思善谋、务实干事,扎实有效推进“三科一家”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需求导向,有效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科创湖北”试点市建设。印发了《天门市“科创湖北”试点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九条意见》。走访了华世通、德远化工、徐工环保、庄品健等企业,了解企业科创需求,宣传专家工作站等政策。举办了“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天门站)活动,邀请省机电学会专家教授团前往芯创电子、金兴达等6家企业现场调研,并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对接,帮助企业与专家团建立联系,解决技术问题。推进天门天则泵业和湖北富和冠电子两家企业与省级学会开展合作。开展了2024天门市全国科普日园区科普联合行动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专项行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天门专区产学研暨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召开了天门市泵行业质量技术提升交流会,成立了天门市汽车零部件协会。

二是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天门市绿色归然农业有限公司(群星泽龙)、湖北京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专家工作站,目前我市已有8家专家工作站。首次采取项目发包形式确定市无人机协会、登冠品信企业科协、马溪社区等5家主体承接乡村振兴、协会科普等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相关活动40场次。

三是强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天门市拓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天门花生科技小院和鸿远马铃薯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天门马铃薯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技协批准成立。持续帮助天门铭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别之龙教授对接合作,解决了蔬菜大棚种植保暖和育苗难题。天门市黄潭镇群星泽龙农产品种植合作社“多功能绿色重金属生物阻控剂的创制及其大田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湖北赛区比赛优胜奖,并入选湖北省企业创新典型案例。联合市农技协开展农民培训活动9班次,服务人群达860人次。

二、加强创新联动,扎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一是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市成果。结合我市《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依托市妇联“童学堂”、“彩虹行动”项目开展科普活动,已走进17所乡镇中小学,服务学生达1.2万余人次,深受师生欢迎。联合团市委组织“暑期学堂”、“周末学堂”开展活动45场次,依托全市各乡镇“暑期学堂”、暑期公益军事夏令营举办科普公益课堂,为2000余名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呈上科普套餐。组织市卫生系统开展中医养生、中医夜市、口腔、爱眼护眼、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宣传活动53场次。整合天门市内3家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接待了35批次约32000名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全市各相关单位在全市35个社区举办了136场科普宣传活动,参与老年人达到8000人次。结合“天门青年实干家”计划,开展了“博士送学到课堂活动”。小牛顿科普中心组织学生前往市科技馆、种植园、采摘园等地开展科普研学共12次,开展走进校园活动5次,各类科普秀活动10次。市无人机协会牵头开展天门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社会俱乐部类航空模型比赛,开展前期海选训练32场次,100名青少年进入比赛决赛,活动共有60名选手获奖。

二是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制作了动植物桌面展牌与科学家介绍牌530块、新中国科技成就展、航空航天等知识展牌50块、天门非遗展牌10块以及科学家精神易拉宝30个,走进皂市小学等5个乡镇10所学校开展科技知识展进校园,惠及学生2.3万余人次。走进东方社区等18个社区开展“科普课堂”活动,覆盖居民群众千余人。开展银龄科普活动16次,服务人群达1210人次。开展应急科普专项行动11次,依托市科技馆每周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活动。2024年天门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在科技馆门前广场举行,共有1000余名单位代表和师生参与。

三是发挥科技馆主阵地作用。围绕“一主四辅协同运营”思路,按照每月一主题,举办各类展教活动293场,包含科普手工课堂、大型科普秀表演、节日专场科普类活动,暑期开设了“积木课堂”、“奥妙数学”、“双语课堂”等特色课堂82场,累计吸引公众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达85%。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全年发放海报2600张,吸引企事业单位参观团队10个,乡镇中小学参观团队32个。“着陆月宫”临展展出期间前来参观观众达2万余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达70%。全年接待来科技馆参观团队55个,累计接待参观人数约10.6万人。

四是打造多样科普阵地。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等大型宣传活动6次,覆盖居民群众5300余人次。在东方社区工会驿站投资10万元添置科普设备,开展科普活动5场次。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普馆全年共接待观众2.3万余人次。特色产业科普基地丰水湾、科普惠民村七屋岭村、科普教育学校汇侨学校均建设了科普教室。截至目前,我市已有省级科普基地(社区、学校)15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社区)20家,科普主题公园3个,居民小区微型科技馆1个。

五是加强新媒体科普宣传。拍摄了茶文化原创科普视频,在市科技馆滚动播放。在《天门日报》开设了“科普之窗”专栏,推送科普知识48期,在市电视台滚动播放《科普直通车》20期,微信公众号“科普天门”推送科普推文320篇,向省科协平台推送稿件73篇,向湖北日报平台推送新闻54条。在乡镇各村,利用乡村大喇叭每天上下午各播放科普音频一次。持续开展“千万IP创科普”活动,天门市全网络内共发布原创科普作品共1731条,内容涵盖卫生健康、消防安全、应急知识、生态环境、科学原理解说等等,全网络共转发10.05万次,点赞3.4万次。

三、搭建互动平台,深度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

一是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深入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走访调研,摸底企业科技需求,慰问德远化工、华世通、徐工环保等企业科技工作者、企业技术人员50人次。建立了天门市科技工作者专家库,现已入库天门农业技能人才和企业科技工作者1023人。

二是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实体化建设。室内面积280㎡,集科普报告、阅读、休闲于一体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实体建设已投入使用,组织我市一医专家开展科普报告2次。

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普天门”微信公众号上刊登天门市科技工作者风采5篇,宣传天门企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传播量达5000多人次。增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湖北)网上巡展链接,积极扩大线上宣传范围。积极开展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走进市一小和华泰小学,覆盖学生达1万余人。邀请武汉大学安家春教授走进两所初中开展科学家精神讲座,800余名学生参加。联合工会发文,组织全市单位观看科学家精神电影《谷魂》,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在科技馆临时展厅打造了科学家精神及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展墙,开展了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展览讲解6场,播放国庆爱国影院影片6场。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