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湖北省微生物学会成功举办了第100期“楚微讲堂”网上学术交流活动,标志着这一品牌学术平台迈入了新的里程碑。本期活动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传敏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治》开展了深入系统的专题授课。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感染科、检验科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齐聚云端,共同参与了这场学术盛会。
王传敏主任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该病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季节规律及人群易感性,指出近年来该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诊断挑战日益凸显。在病原学方面,她系统剖析了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为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临床表现,王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通过真实病例生动展示了该病从初期发热到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全过程演变特点。
在诊断策略方面,王主任特别关注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困境,重点讲解了在缺乏分子检测能力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详细的流行病学史调查、细致的临床表现观察以及基础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进行早期筛查与鉴别诊断。她强调,对于有疫区接触史的发热患者,即使基层医院条件有限,通过血小板动态监测、肝肾功能评估等常规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仍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识别。
关于治疗策略,王主任系统介绍了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并发症管理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针对治疗难点,她特别强调了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指标和处理原则,详细讲解了如何把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抗病毒治疗以及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的救治要点。在防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建议。
在互动答疑环节,线上学员积极参与,就“如何提高早期对疾病的识别能力”“患者预后判断”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王传敏主任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专业而详实的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学术思维碰撞不断。
本期“楚微讲堂”聚焦新发传染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议题,内容系统全面,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通过本次培训,与会医务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诊疗思路更加清晰,为提升我省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热性疾病诊疗与病原筛查方面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活动吸引了全省多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线参与,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我省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也为“楚微讲堂”的百期历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